及
门
孔
义
韩
问
橘
过
淮
而
变
枳
,
未
识
枳
返
淮
而
仍
橘
否
喜
其
心
思
灵
活
,
书
此
广
之
橘
过
淮
变
枳
,
土
易
性
随
失
。
未
闻
枳
返
淮
,
可
以
复
成
橘
。
偶
缘
子
质
疑
,
恍
起
予
载
笔
。
宁
惟
物
乖
常
,
而
人
亦
莫
必
。
秦
桧
伯
夷
颂
,
居
然
伊
周
匹
。
钤
山
堂
十
年
,
冰
雪
志
士
律
。
一
朝
利
禄
萦
,
顿
改
庐
中
质
。
所
以
圣
贤
尊
,
终
始
守
贞
一
。
咏物哲理
抒情励志
自然现象
译文
橘树过了淮河就会变成枳树,土地改变会影响它的性质而失去原貌。
未曾听说枳树可以返回淮河又变回橘树。
偶然因为某个问题引起质疑,让我恍然醒悟,开始动笔记录。
不仅仅是事物的变化无常,人的情况也是如此,无法确定。
秦桧和伯夷的赞歌,竟然可以和伊尹、周公相提并论。
在钤山堂度过了十年,志士的坚贞如同冰雪一般。
一旦被名利所牵绊,就会立刻改变原来的品质。
因此,圣贤被尊崇的原因在于他们始终坚守贞一,始终如一。
赏析
这首诗以橘过淮变枳,土易性随失为引子,探讨了事物的本质与变化,以及人的品行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诗人通过橘树的比喻,阐述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个体在面对诱惑时是否能坚守本心的问题。“橘过淮变枳,土易性随失”,橘树生长在不同的土壤中,其性质会发生改变,这象征着环境对个体特质的影响。接着,“未闻枳返淮,可以复成橘”则提出疑问,是否橘树一旦变为枳,即使回到原来的生长环境,也无法恢复其原本的特性。这引出了关于个体本质不可逆的思考。“偶缘子质疑,恍起予载笔”,诗人因学生提问而激发灵感,写下此诗,表达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接下来的“宁惟物乖常,而人亦莫必”,强调了事物的变化不只存在于物质层面,人的行为和品性同样会受到外界影响,但并非必然如此。“秦桧伯夷颂,居然伊周匹”,通过对比秦桧(历史上著名的奸臣)和伯夷(古代著名的贤人),以及伊尹和周公(皆为历史上的贤相),指出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有坚守正道之人,他们的品行如同伊周一般高尚。“钤山堂十年,冰雪志士律”,提到在钤山堂十年的时间里,志士们遵守着严寒的律法,象征着他们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最后,“一朝利禄萦,顿改庐中质”,描述了当利益和名利成为追求目标时,人们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本质和初衷。这反映了在现实压力下,个体容易迷失自我。“所以圣贤尊,终始守贞一”,总结出圣贤之所以被尊崇,是因为他们始终坚守正直和纯洁,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不变的品行。整首诗通过橘树的比喻,深刻探讨了环境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在面对诱惑时如何保持本心的重要性。它不仅富有哲理,也蕴含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