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至
午
后
余
与
冠
吴
弟
登
爱
菊
亭
后
塔
,
薄
暮
唤
舟
渡
湖
至
江
滨
品
茶
而
归
孤
塔
巍
然
矗
半
空
,
登
临
一
览
尽
西
东
。
绵
飞
芦
白
寒
难
禦
,
锦
染
枫
丹
日
尚
烘
。
天
暮
云
生
将
酿
雪
,
江
深
潮
退
不
因
风
。
离
乡
千
里
身
偏
健
,
可
奈
匆
匆
岁
又
终
。
游
山
已
倦
夕
阳
斜
,
唤
渡
□
须
兴
尚
赊
。
一
叶
扁
舟
聊
拍
桨
,
三
间
矮
屋
试
烹
茶
。
欲
酬
茗
价
囊
如
洗
,
归
认
沙
堤
路
不
差
。
犹
忆
故
乡
风
景
好
,
五
峰
相
对
是
吾
家
。
写景
节气
冬至
怀古
思乡
写山
写水
情感
赞美
山水
译文
孤塔高耸矗立在半空,登上去可以一览西东。
芦花飘飞白茫茫,寒冷难以抵挡;枫叶被秋色染红,太阳照在身上还有温暖。
天色渐暗云层涌动,预示着将要下雪;江水深又潮水退去,并不是因为风的力量。
离家千里我身体还算健康,但无奈时光匆匆岁月又终了。
游山玩水已经感到疲倦,夕阳西下呼唤渡船时兴致已经有些远去。
用一叶扁舟轻轻划动船桨,在三间矮屋中尝试烹茶。
想用茶来酬谢友人的情谊,却发现囊中空空如洗;回到沙堤路不会错认路途。
仍然记得故乡的风景优美,五座山峰相对如同我的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在冬至午后登塔赏景,傍晚划船至江边品茶的悠闲生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享受。首联“孤塔巍然矗半空,登临一览尽西东”描绘了塔的高耸和视野的广阔,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颔联“绵飞芦白寒难禦,锦染枫丹日尚烘”通过芦花的洁白和枫叶的红艳,渲染了冬日的寒冷与生机,展现了自然界的对比美。颈联“天暮云生将酿雪,江深潮退不因风”预示着天气的变化,暗示了即将到来的雪景,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规律。尾联“离乡千里身偏健,可奈匆匆岁又终”表达了诗人虽远离家乡,但身体依然健康,却感叹时光流逝之快,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游山已倦夕阳斜,唤渡□须兴尚赊”描述了诗人游山后的疲惫和对夜晚的期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最后两联“一叶扁舟聊拍桨,三间矮屋试烹茶”描绘了诗人划船和品茶的场景,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热爱。“欲酬茗价囊如洗,归认沙堤路不差”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囊中羞涩,但仍能轻松找到回家的路,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既有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眼前美好生活的珍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