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赵
云
溪
今
日
若
耶
溪
,
不
见
采
莲
女
。
但
见
荡
舟
人
,
独
坐
孤
篷
底
。
放
歌
趁
长
风
,
馀
音
逐
流
水
。
一
曲
歌
未
终
,
白
日
落
西
海
。
红
颜
不
再
妍
,
青
春
岂
长
在
。
莲
花
空
自
开
,
溪
声
终
不
改
。
写景
山水
抒情
惜时
写水
友情
青春
怀古
译文
今日来到若耶溪边,却看不到采莲的女子。
只看到有人在溪上划船,独自坐在船篷下。
唱着歌乘着长风,歌声随着流水飘荡。
一首歌唱到一半,太阳已经落向西方的海面。
美丽的容颜不再鲜艳,青春的时光又怎能长久。
莲花虽然空自开放,溪水的声音却始终不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人朱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若耶溪畔的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同时融入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首句“今日若耶溪,不见采莲女。”以“今日”二字点明时间,与过去的景象形成对比,暗示了某种变化或失落。接着,“但见荡舟人,独坐孤篷底。”描绘了当前溪边的场景,荡舟之人独自一人,坐在简陋的篷下,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放歌趁长风,馀音逐流水。”这两句写出了荡舟人的行为——放声歌唱,歌声随着长风飘散,又随流水远去,充满了自由与洒脱的气息。然而,“一曲歌未终,白日落西海。”表明歌声虽美,却无法挽留时间的流逝,太阳最终还是落向了西海,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最后,“红颜不再妍,青春岂长在。”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人生的无常,感叹红颜易老,青春不再,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莲花空自开,溪声终不改。”莲花开放是自然界的常态,溪水潺潺则是永恒不变的声音,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恒定,寓含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