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水
咏物
豪迈
写景兼抒情

译文

宝剑上刻有两条蛟龙,雪花映照着它如芙蓉般洁白。
它的光芒直射天地,像雷霆般威猛,无人能挡。
它离开了存放的金匣,飞翔或沉没,失去了相伴的踪迹。
古代的风胡已经消失很久,因此这把剑隐藏了它的锋芒。
吴地的江水深达万丈,楚地的高山绵延千重。
尽管雌雄之分,但神兵利器终将相遇,命运相连。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古风·其十六》。从词句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了豪迈气息和深远意境的诗歌。开篇“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一句,便展现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面:宝剑犹如蛟龙一般锋利而威猛,雪花映照下的芙蓉花显得格外清新脱俗。接着“精光射天地,雷腾不可冲”进一步强调了这把宝剑的非凡之处,它发出的光芒直达九霄,犹如惊雷一般震撼人心。然而,“一去别金匣,飞沈失相从”则透露出一种离别与遗落的情感。这把曾经和主人并肩作战的宝剑,如今被放入了金匣中,不再随侍左右,而是沉没在无尽的时光之中。这种感觉令人生出一丝哀愁,仿佛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风胡灭已久,所以潜其锋”则表达了一种智慧和隐忍。在长久的风雨侵袭下,这把宝剑选择了隐藏自己的锋芒,以待时机。这种处世哲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变幻的深刻理解。“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则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江南的水如同天际一般深不可测,而楚地的山脉则层叠如积,遥远而又神秘。这样的背景设置,为下文的情感展开奠定了基调。最后,“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似乎在表达一种宿命的相遇,即便是在这片深邃广阔的自然中,灵性与雄才之间的联系也是不可割裂的。它们如同预定的缘分,最终都会相遇。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风格,更蕴含着对英雄时代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物品命运的深刻感悟。

李白

1048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