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张
秀
才
从
军
六
驳
食
猛
虎
,
耻
从
驽
马
群
。
一
朝
长
鸣
去
,
矫
若
龙
行
云
。
壮
士
怀
远
略
,
志
存
解
世
纷
。
周
粟
犹
不
顾
,
齐
圭
安
肯
分
。
抱
剑
辞
高
堂
,
将
投
崔
冠
军
。
长
策
扫
河
洛
,
宁
亲
归
汝
坟
。
当
令
千
古
后
,
麟
阁
著
奇
勋
。
离别
送别
励志
边塞
咏物
译文
六驳兽食用猛虎为食,不与普通马群为伍。
一旦高飞远走,它那矫健的姿态就如同龙在行云。
壮士胸怀远大志向,立志要解除世间的纷扰。
即使周朝的粟米也引不起他的兴趣,齐国的宝物更不会让他分心。
他抱持宝剑辞别高堂,准备投奔崔冠军的麾下。
他会用长策扫平河洛地区,最终会平安地回到汝坟之地。
他的功绩将会流传千古,名垂麒麟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壮士怀抱远大的志向,决心投身沙场,以解世间纷争。诗中的意象雄浑,语言豪放,充分展现了诗人李白的个性和才华。“六驳食猛虎,耻从驽马群。”开篇即以强烈的视角展现出壮士的英勇形象,如同吞噬猛虎,不屑与凡马为伍,表明其不甘平庸、勇于挑战的心志。“一朝长鸣去,矫若龙行云。”接着,诗人以鸟儿长鸣、龙行云端的壮丽画面,形象地描绘了壮士决心一往无前的果敢和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这里明确指出壮士所怀的是远大的谋略,其志向是要解决世间的混乱与纷争,显示了其胸怀宽广、志趣高远。“周粟犹不顾,齐圭安肯分。”诗人通过对古代圣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进行隐喻,强调壮士对于个人荣辱利益的超然态度。“抱剑辞高堂,将投崔冠军。”此处则具体描述了壮士将要离别家园,怀揣宝剑,准备加入军旅的决心和行动。“长策扫河洛,宁亲归汝坟。”诗人以壮士挥洒长策、横扫河洛(即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广大地区)的壮举,表达了其对国家的忠诚以及愿为国捐躯的决心。“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最后,诗人预言壮士将来必将留下不朽的功勋,就如同麒麟登上宝阁,成为历史上的奇迹。
李白
1048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