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感
诗
茫
茫
南
与
北
,
道
直
事
难
谐
。
榆
荚
钱
生
树
,
杨
花
玉
糁
街
。
尘
萦
游
子
面
,
蝶
弄
美
人
钗
。
却
忆
青
山
上
,
云
门
掩
竹
斋
。
写景
春景
抒情
怀古
写山
情感
思乡
节令
春天
译文
广袤无垠的南方与北方,道路笔直但世事难以顺遂。
榆树荚如钱币般生长在枝头,杨花像玉屑般洒满街头。
灰尘沾染了游子的脸庞,蝴蝶逗弄着美人的发钗。
回想起那青山之上,云门掩映的竹屋静谧安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山林生活的怀念。"茫茫南与北,道直事难谐"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和人生的复杂感慨。"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则是春日景色的生动描写,其中“榆荚”指的是榆树上的果实,而“杨花”则是柳絮,这些都是中国古诗中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意象。它们不仅美化了自然,也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生机的感受。"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一句,通过描绘尘土飞扬中的行人和蝴蝶环绕着女子的玉钗,表现了春日里人们生活状态的一角。这里的“游子”可能是指远行的人,或许也包括诗人自己,而“美人钗”则是对女性装饰的一种描写,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最后,“却忆青山上,云门掩竹斋”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青山"和“云门”都是自然界中的意象,而“竹斋”则是隐逸生活的一种象征。在这里,诗人的情感得到了释放,他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常有的逃避现实、向往山林的思想。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李白
1048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