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浦
歌
十
七
首
(
其
二
)
秋
浦
猿
夜
愁
,
黄
山
堪
白
头
。
清
溪
非
陇
水
,
翻
作
断
肠
流
。
欲
去
不
得
去
,
薄
游
成
久
游
。
何
年
是
归
日
,
雨
泪
下
孤
舟
。
秋景抒情
思乡情感
写山写水
写秋天的词
悲伤情感
译文
秋夜猿猴的叫声令人感到悲愁,面对着黄山,人们会感叹年华逝去,心生白头之叹。
清溪虽然不是陇水(指故乡之水),却也如同陇水一样令人断肠,它的流水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想要离开这里却无法离开,短暂的游览变成了长久的逗留。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呢?我在孤舟之上,雨中泪流满面地想着这个问题。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秋浦猿夜愁"一句,猿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山谷中的回声,此处通过猿的啼叫形象表达诗人的夜间忧虑与孤寂感。"黄山堪白头"则是说黄山之巅历尽岁月,只留下白发,隐喻时光流逝,人生易老。"清溪非陇水"一句,通过对比表明诗人所在之地虽有清澈的溪流,但它不是心中向往的那条河(陇水),暗示了对远方家乡的无限眷恋。紧接着"翻作断肠流"则是说这清溪之水仿佛因为诗人的哀伤而变得如同割舍不忍的断肠之痛,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楚。"欲去不得去"直接阐述了诗人想要离开却又无法离去的情感困境。"薄游成久游"则是说原本只是短暂的旅行,却不知不觉间变成了长时间的流浪,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矛盾。最后两句"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诗人在问自己何时才能回到那久违的家乡,同时通过“雨泪”来形容自己的眼泪与天气相混,共同滋润着孤独的小船,这里既有对归期的渴望,也有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的悲哀。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故土的无尽思念。
李白
1048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您喜欢
秋风引
明·蒋主孝
昨夜秋风至,庭前落叶多。遥怜未归客,相见欲如何。
秋夜寓宿江寺
明·盛箴
天涯岁晚倦宵征,望里乡山路几程。落日远投江口寺,疏砧遥隔水边城。一身在客惊秋序,孤梦还家厌雨声。赖得远公消此况,夜深香茗说无生。
秋思二首(其一)
宋·陆游
门巷萧条秋色深,黄花始欲慰孤斟。久贫自笑不妨乐,过足固知非所钦。琴调已忘还渐省,诗联未稳更长吟。吾儿西上无多日,安得相从老故林。
感秋五首(其三)
宋·杨万里
隤照趣夕黯,孤灯启宵明。老夫倦欲睡,似醉复如醒。寸心无寸恨,坦如江海清。秋蛩何为者,四面作怨声。凄恻竟未已,抑扬殊不平。切切百千语,递递三四更。绕砌寻不得,静坐复争鸣。有.....
客中闻歌一首
明·黄省曾
芳草王孙路,惊逢蟋蟀秋。听歌人下泪,把酒月临舟。云鸟随归翼,烟潮趁夕流。乡闺有思妇,此际想登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