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怀古
写景
人生哲理
冬季词
自然哲理

译文

世间浮华忙碌,人们如蚂蚁般来来往往,不要抱怨头上白发越来越多。
内心忧虑的事情万种千种,却连十分之一的快乐也感受不到了。
要越过险阻防备俗事纷扰,但只在这当中保持着信守与人之真诚的交往。
终究需要寻找像醉酒般欢乐的日子,所以号作“白云”的先生要去到何处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开篇“浮世忙忙蚁子群,莫嗔头上雪纷纷”两句,用蚂蚁比喻世人争名夺利之徒劳无功,而诗人自己则不为白发所扰,保持一份超然物外的心态。接下来的“沈忧万种与千种,行乐十分无一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世间快乐的淡漠,不被世俗之乐所动。然而,“越外险巇防俗事,就中拘检信人文”两句却显得有些矛盾,既有超脱世俗之意,又不忘保持某种道德规范和对人的考验。这里的“越外”可能指的是诗人试图超越现实世界的束缚,而“就中拘检信人文”则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仍然坚持对人的真诚与品格的审视。最后,“醉乡日月终须觅,去作先生号白云”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他希望找到一个能够醉生梦死的地方,最终以“白云先生”的名号结束尘世的纠缠,达到一种心灵的解脱和自在。整体来说,这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通过对比世俗与超脱、忧虑与快乐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和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

高骈

54首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咸通六年(865年),高骈率军破峰州蛮。次年,进兵收复交趾,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多次重创黄巢起义军,并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封渤海郡王。因大将张璘阵亡不敢出战,严备自保,致使黄巢顺利渡江、两京失守。后兵权被削。黄巢平定后,高骈后悔当初未立功业,日渐消沉。晚年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他重用术士吕用之、张守一等人,乃使上下离心。光启三年(887年)为部将毕师铎所囚杀。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人,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