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
中
漫
兴
手
承
丹
诏
出
京
华
,
惊
见
途
中
景
物
嘉
。
官
柳
翠
于
桥
下
水
,
野
桃
红
胜
日
边
霞
。
客
怀
己
觉
尘
埃
苦
,
王
事
宁
辞
道
路
赊
。
野
老
亦
知
天
使
至
,
旋
呼
童
仆
煮
清
茶
。
写景
咏物
写花
抒情
春天
写水
怀古
客情
赞美
详细分析:
译文
我手捧皇帝的诏书离开京城,惊讶地发现路途中的景色优美。
官府旁的柳树翠绿,桥下的水波光粼粼,野外的桃花红艳胜过天边的霞光。
旅途中我深感世俗的纷扰之苦,但为王事奔波,我不辞辛劳,即便道路遥远也义不容辞。
连乡野的老人也知道天使(指我或官员)到来,急忙呼叫童仆煮一壶清茶来招待。
赏析
这首明代程通的《途中漫兴》描绘了诗人手持皇帝的圣旨离开京城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手承丹诏出京华,惊见途中景物嘉”展现了诗人接到圣命的庄重与行进中对沿途美景的意外惊喜。官柳在桥下倒映着碧绿,比桥下的流水还要鲜明,野桃的红色鲜艳如日边晚霞,色彩对比生动。颔联“客怀己觉尘埃苦,王事宁辞道路赊”表达了诗人的旅途劳顿和为国事奔波的决心,尽管风尘仆仆,但不辞辛劳。颈联中的“野老亦知天使至,旋呼童仆煮清茶”则以乡野老人的热情款待,烘托出诗人受到的民间欢迎,以及旅途中的温馨人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