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郎
神
·
为
李
云
田
题
周
少
君
宝
镫
坐
月
浣
花
图
何
来
周
昉
,
偷
出
深
闺
一
罅
。
除
绣
帖
针
床
儿
女
事
,
都
阁
起
、
莫
侵
笔
架
。
月
冷
花
慵
春
漏
永
,
冷
落
煞
、
一
枝
低
亚
。
雏
婢
狡
、
香
泉
夜
灌
,
特
地
闺
中
消
暇
。
兜
荅
。
月
尖
露
重
,
寒
侵
罗
袜
。
便
把
酒
酹
花
花
不
语
,
应
叹
息
、
有
人
佻
达
。
荡
子
不
归
还
独
守
,
是
谁
道
、
春
宵
无
价
。
画
图
上
、
人
间
多
少
伤
心
,
作
风
流
话
。
写景
山水
情感
闺怨
爱情
月
写物
绘画
冬日
人生态度
译文
不知从哪里来的周昉,偷偷地从深闺的缝隙中走出来。
除了绣花、缝纫这些女儿家的事情,其他都放在一边,不要打扰我的笔墨雅兴。
月光冷清,花儿也显得慵懒,春天漫长无边,一枝低垂的花儿更是显得冷清。
小丫鬟狡黠地用香泉浇花,这是特地在闺房中消磨闲暇时光。
月尖上露水沉重,寒意侵入罗袜之中。
于是我把酒洒向花儿,花儿却默不作声,想必它在叹息,有人轻浮不羁。
飘荡的游子不知何时归来,我只能独自守候,是谁说春宵是无价的?
画图上描绘的,是人间多少伤心的往事,却成了风流的话题。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在月下独自赏花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远方游子的思念。词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何来周昉,偷出深闺一罅。”开篇即以“周昉”点明画作的作者,暗示画中女子的高雅气质。接着“偷出深闺一罅”,描绘女子悄悄走出闺房,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或逃避某种束缚。“除绣帖针床儿女事,都阁起、莫侵笔架。”通过对比日常琐碎的女红活动与女子此刻的举动,强调了她行为的特别与不同寻常。同时,“都阁起、莫侵笔架”可能暗喻女子内心的独立与追求,不愿被世俗所束缚。“月冷花慵春漏永,冷落煞、一枝低亚。”月光下的花朵显得慵懒无力,时间仿佛凝固,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女子的孤独与花朵的慵懒相互映衬,加深了画面的凄美。“雏婢狡、香泉夜灌,特地闺中消暇。”通过描写女子让小婢女夜间浇灌香泉,看似闲适实则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兜荅。月尖露重,寒侵罗袜。”进一步描绘夜晚的寒冷与女子的孤独,月光如银,露水沉重,寒气透过轻薄的罗袜,更添了几分凄凉。“便把酒酹花花不语,应叹息、有人佻达。”女子借酒浇愁,对着花儿倾诉,花儿虽无声,却仿佛理解了她的苦楚。这里暗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荡子不归还独守,是谁道、春宵无价。”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即使春宵宝贵,也难以填补内心的空虚。“画图上、人间多少伤心,作风流话。”最后,词人将整幅画面置于更大的历史背景之下,指出人间有许多类似的伤心故事,通过这幅画,将个人的情感与普遍的人性联系起来,使得作品具有更广泛的共鸣。整首词通过对画面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状态,以及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
猜您喜欢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题周鲲画帧(其十一)
清·爱新觉罗·弘历
近岫遥冈接碧空,披麻皴法数王蒙。何当结宇苍松下,镇日吟哦佳荫中。
调笑令
清·黄德贞
缱绻。双星灿。浪说乌填营室畔。人间天上情应判。只觉徒增诋讪。洁清织女停梭怨。词客从今须辨。
妻满月日相唁
唐·元稹
十月辛勤一月悲,今朝相见泪淋漓。狂风落尽莫惆怅,犹胜因花压折枝。
美人春风怨
唐·雍陶
澹荡春风满眼来,落花飞蝶共裴回。偏能飘散同心蒂,无那愁眉吹不开。
子夜四时歌四首(其三)
明·陶益
砧声起碧空,河里浣花红。照影入秋水,香囊裙带中。
洞仙歌(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白苹红萏,怅湘湄人独。一载安排与金屋。者冤红日子,惨黛人儿,销够了、不算书生没福。江南多艳种,倩女今生,魂向情天又相续。一搦小腰肢,风飐蜻蜓,立不稳、画廊双足。有几个、黄.....
点绛唇(其一)
宋·赵长卿
瓦湿鸳鸯,夜深霜重江风冷。月华明映。清浸梅梢粉。漏断寒浓,惹起当年恨。君休问。雁飞欲尽。没个南来信。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