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
歌
行
周
西
伯
昌
,
怀
此
圣
德
。
三
分
天
下
,
而
有
其
二
。
修
奉
贡
献
,
臣
节
不
坠
。
崇
侯
谗
之
,
是
以
拘
系
。
后
见
赦
原
,
赐
之
斧
钺
,
得
使
专
征
,
为
仲
尼
所
称
。
达
及
德
行
,
犹
奉
事
殷
,
论
叙
其
美
。
齐
桓
之
功
,
为
霸
之
道
。
九
合
诸
侯
,
一
匡
天
下
。
一
匡
天
下
,
不
以
兵
车
。
正
而
不
谲
,
其
德
传
称
。
孔
子
所
叹
,
并
称
夷
吾
,
民
受
其
恩
。
赐
与
庙
胙
,
命
无
下
拜
。
小
白
不
敢
尔
,
天
威
在
颜
咫
尺
。
晋
文
亦
霸
,
躬
奉
天
王
。
受
赐
圭
瓒
,
秬
鬯
彤
弓
。
弓
矢
千
,
虎
贲
三
百
人
。
威
服
诸
侯
,
师
之
所
尊
。
八
方
闻
之
,
名
亚
齐
桓
。
河
阳
之
会
,
诈
称
周
王
,
是
其
名
纷
葩
。
怀古
赞美
传颂
译文
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的两份。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蒙冤受拘禁。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力。他被孔丘称赞,品德高尚地位显。
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存亡继绝为霸首。
聚合诸侯捍卫中原,匡正天下功业千秋。号令诸侯以匡周室,依靠的主要不是武力。
行为磊落不欺诈,美德流传于身后。孔子赞美齐桓公,也称赞管仲,百姓深受恩惠。
天子赐肉与桓公,命其无拜来接受。桓公称小白不敢,天子威严就在咫尺前。
晋文公继承来称霸,亲身尊奉周天王。周天子赏赐丰厚,仪式也非常隆重。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晋文公声望镇诸侯,从其风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传遍,名声仅次于齐桓公。佯称周王巡狩,招天子到河阳,因此大众议论纷纷。
赏析
此诗描绘了古代圣主和霸主的德行与功业,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称颂,表达了对理想领袖的追求和赞美。全诗语言庄重,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英明君主的敬仰之情。诗中的“周西伯昌”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圣主,通过“怀此圣德”表达对其德行的怀念与尊崇。接着,“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暗示了历史上的领土划分和权力的分配问题。“修奉贡献”则是对古代君臣之间忠诚关系的描绘。“崇侯谗之”、“后见赦原”、“得使征伐”等句节,透露出政治斗争与政策宽容之间微妙的平衡。诗中多次出现“为仲尼所称”、“孔子所叹”等表述,显示了作者对于儒家文化和道德理念的重视。在后半部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强调了霸主之功,不仅是军事上的征服,更是道德影响力的传播。诗句“民受其恩”、“命无下拜”则表现出君主与民众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晋文亦霸”至“名亚齐桓”,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誉,强调了作者对于理想领袖形象的向往。全诗以此结束,展现了一种崇高而理想化的人格典范和政治理念。总体来看,此诗不仅是对古代圣主与霸主的一种文学颂扬,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道德追求的体现。
曹操
28首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