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湖
上
莼
丝
牵
碧
满
湖
浮
,
漠
漠
寒
烟
望
里
收
。
十
里
枯
荷
双
鹭
雨
,
两
堤
衰
柳
一
蝉
秋
。
白
云
钟
断
僧
归
寺
,
黄
叶
诗
成
客
倚
楼
。
犹
有
留
人
余
兴
在
,
数
声
短
笛
起
渔
舟
。
写景
秋天写景
湖泊
写山
译文
湖面上碧绿的莼丝牵连着浮动的波纹,远望中寒冷的烟雾弥漫在湖面之上。
十里的枯萎的荷花在雨中摇曳,双鹭在其中飞翔;两堤的衰弱柳树在秋天的季节里,一只蝉鸣声声。
白云缭绕的钟声响起,僧人归寺;黄叶飘落的季节,客人倚靠在楼上写诗。
仍然有让人留连忘返的余兴未尽,从渔舟上传来几声短促的笛声。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刘文炜的《秋日湖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日湖景。首句“莼丝牵碧满湖浮”,以莼菜的丝线比喻湖面的碧波荡漾,形象生动。次句“漠漠寒烟望里收”则写出远处淡淡的秋烟在视线中逐渐消散,营造出一种空旷的氛围。接下来,“十里枯荷双鹭雨”描绘了十里的湖面上,枯萎的荷叶在细雨中显得更加萧瑟,两只白鹭在其中觅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两堤衰柳一蝉秋”进一步刻画了湖边衰败的柳树和孤独的秋蝉鸣叫,渲染了秋天的寂寥。“白云钟断僧归寺”通过钟声消失在白云间,暗示僧侣归寺,增添了禅意与宁静。最后一句“黄叶诗成客倚楼”写诗人独自倚楼,构思诗句,寓言了诗人的孤寂与创作灵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湖上的景色,情感深沉,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清秋时节的韵味。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