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
莲
花
(
其
二
)
不
耐
高
风
怕
冷
烟
,
瘦
红
欹
委
倒
青
莲
。
无
人
解
把
无
尘
袖
,
盛
取
残
香
尽
日
怜
。
写花
咏物
残花
情感
秋天
表达爱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凋零的荷花图景,通过对荷花凄美画面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哀愁。“不耐高风怕冷烟”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在秋风中的脆弱,它们无法承受那吹拂过水面的凉意,也害怕随之而来的萧瑟之感。这些细微的情感,使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界的无常。“瘦红欹委倒青莲”中,“瘦红”形容荷花在秋天变得单薄且颜色暗淡,失去了夏日的繁盛与明丽。而“欹委”一词则描绘了它们随风摇摆、甚至倒伏的姿态。这里的“青莲”指的是尚未完全凋零的荷花,它们在绿色的叶片间显得格外孤独和无助。接下来的两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则通过诗人的动作来强化这种哀愁之情。诗人似乎是在寂静中,轻轻地将未完全凋谢的荷花收集起来,用衣袖盛装那最后的花香,全天都沉浸在这份对逝去美好的怜悯之中。整首诗通过对荷花凋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表现了对生命易逝、美好难久的深切感慨。这种情怀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更是一种文化中的共鸣,与古代文人对于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普遍哀愁相呼应。
崔橹
38首
唐代诗人,进士,曾任棣州司马。他善于撰写杂文,诗作以绝句成就最高,今存诗十六首。他的诗作风格清丽,画面鲜艳,托物言志,意境深远。据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唐诗故事 .谢诗差幸人原谅 ——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记载,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后来还写诗谢罪而戒酒了呢,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肃然起敬的事儿了
猜您喜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杂诗三首(其一)
元·傅若金
植兰弥九畹,种菊被三径。幽芳固殊姿,馨德良可并。搴兰以为美,餐菊以资命。眷言理芜秽,恒使枝叶净。芜秽苦易侵,枝叶苦不盛。岂无桃与李,贵此谐野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病起观垂丝海棠感慨作二绝句(其二)
宋·饶节
卖花担上誇桃李,顿使春工不值钱。莫怪海棠不受折,要令笄珥绝凡缘。
江夏秋怀三首(其二)
宋·贺铸
人物骎寻迫暮迟,秋风万里来如期。幽虫切切竟何道,羁燕匆匆将安之。洛下微吟聊拥鼻,西山爽气为支颐。肯将翰墨悲流落,寄语三闾彼一时。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