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上
春
夕
旅
怀
寄
左
偃
柳
过
清
明
絮
乱
飞
,
感
时
怀
旧
思
悽
悽
。
月
生
楼
阁
云
初
散
,
家
在
汀
洲
梦
去
迷
。
发
白
每
惭
清
鉴
启
,
酒
醒
长
怯
子
规
啼
。
北
山
高
卧
风
骚
客
,
安
得
同
吟
复
杖
藜
。
春天
柳树
酒醒
感时
译文
柳树过了清明时节,柳絮纷飞,让人感伤时事,怀念旧日,心情悲凉。
月光洒在楼阁之上,云彩刚刚消散,家乡在水边的洲渚上,梦境却迷失了方向。
每当看到自己斑白的头发,总感到惭愧,因为镜子中的自己已不再年轻,醒来后又害怕听到杜鹃的啼叫。
我如同一位隐居北山的文人,渴望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持杖漫步吟诗。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日黄昏时分,于海上所感所思的情景。首句“柳过清明絮乱飞”以柳絮飘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初春的景色与氛围,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心中的忧郁情怀。接着,“感时怀旧思悽悽”表达了诗人面对美好景致,不禁触发了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这种怀旧之情,既与自然景物交织,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月生楼阁云初散”则通过月光初照、云雾渐散的细节,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朦胧的夜晚氛围。紧接着,“家在汀洲梦去迷”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他的心灵随着梦境飘向遥远的地方,但却又迷离不知所终,反映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发白每惭清鉴启”中,“发白”指的是头发苍白,象征着诗人的年华老去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每惭清鉴启”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镜中自己的苍老容颜,不禁感到自责和悲凉。“酒醒长怯子规啼”一句,则是诗人在酒醒之后,对自己过去的放荡不羁生活感到不安和悔恨。这里,“子规啼”可能暗指诗人对自己的失意与自责,内心深处的痛楚难以言表。“北山高卧风骚客”描绘了诗人独处北山之巅,面对着狂野的春风,自己则是一个飘泊不定的游子。这里,“风骚客”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漂泊。最后,“安得同吟复杖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找到知音、共享旅途心境的渴望。他希望能有机会再次与知己共同吟咏诗句,分享彼此的心声,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友情和文学交流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海上的感受、怀旧思念、夜晚梦回家园、年华老去的自责、酒醒后的悔恨、北山独处的孤独以及对知音的渴望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体验。
李中
310首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您喜欢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柳枝词
元·吾丘衍
一径梨花过雨沾,日华浮动碧丝帘。前轩插遍垂杨柳,看舞春风又画檐。
春游(其三)
宋·董嗣杲
日日步春去,偶值江色晴。杨柳翠频蹙,不管黄鹂声。归栖官屋寒,月暗灯不明。独坐想游衍,西湖无限情。
菩萨蛮
明·贺颜登
绿窗拥被莺呼醒,红云微皱愁难整。檀炷袅薰笼,罗衣三两重。流苏休便揭,欲起愁无力。杨柳小腰肢,春来瘦不支。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唐·马怀素
綵仗雕舆俯碧浔,行春御气发皇心。摇风细柳萦驰道,映日轻花出禁林。遍野园亭开帟幕,连堤草树狎衣簪。谬参西掖沾尧酒,愿沐南薰解舜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