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友情
写人
抒情
赞美
怀古
写人肝胆忠心
情感表达
地点
市集

译文

我过去在京邑见到你时,须发黑亮没有一丝白。
今年在颍昌街市见到你,脸上已布满霜雪不知为谁。
故人分散隔离生死,只余孤影随行。
怜爱你如铁石坚贞的心志,过去是这样,如今依然未移。
世间人取舍不定,难以判断谁对谁错,唯有古佛之智终难欺瞒。
叹息啊,我竟然不了解你,你心如明镜,坚守着律师的职责。
你忽然微笑却不言语,袖中却有锦绣般的新诗。
虽然我们相识已有二十年,但每天见到你就像初次见面一样,完全不了解你。
蚌含着明珠却不肯吐出,暗自在沙底藏着它的光辉。
蚌为了自身的计谋考虑得再周全不过了,但旁人若不理解就会觉得可笑。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赠德仲》,通过对友人德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首先回忆了过去与德仲在京邑相见时,他的须发乌黑,青春焕发。然而,如今在颍昌重逢,德仲已满脸霜雪,显得苍老许多,让人感叹岁月无情。诗人感慨朋友分散,生死相隔,只有影子相伴,德仲的坚毅性格如铁石一般未曾改变。接着,诗人反思世间取舍,认为唯有古佛难以欺骗,暗示德仲内心的坚定和超脱。他对德仲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称赞他像律师般持守清净,但又以微笑和新诗的形式表达,揭示了两人深厚的情感交流。最后,诗人惋惜自己与德仲相识多年,却直到现在才真正了解对方,如同蚌含明珠,光芒内敛。他以蚌自比,虽深藏不露,但仍被人误解,表达了对德仲才华的欣赏和对他独特个性的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比和比喻,生动地刻画了德仲的形象,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苏辙

1852首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升仙桥
唐·汪遵
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应讶临邛沽酒客,逢时还作汉公卿。
百字令·栩楼春集,摄影
清末近现代初·章钰
为春留影,当公麟、一幅西园高逸。人在花中花在镜,巧借驻颜新术。哀郢穷交,避秦旧侣,把臂芳林入。庐山真面,认他黄九秦七。怜我屏迹欢场,担头桃李,愁付观河集。倚遍阑干人十二,.....
挽徐季节先生(其一)
宋·孙应时
语言平谈骨清癯,谁似黄山一老徐。眼底不知人富贵,腹中惟有古诗书。平生义薄云天上,日暮家无儋石储。试问台人君识否,此翁元不事名誉。
舒城登观音寺偶会故人朱从善酌酒赓诗至晚而别
明·李裕
役役苦连旬,偶得山水趣。龙冈势盘环,淝水奔回互。窈窕青莲宫,独倚云间住。石门青重重,松杉夹微路。殿隐翠微中,僧归夕阳处。飞溜溅香雪,宝树凝甘露。梵语空中闻,天花檐外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