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王
适
州
学
新
修
水
阁
黄
钟
巨
挺
两
舂
容
,
何
幸
幽
居
近
学
宫
。
坐
对
江
山
增
浩
气
,
力
追
齐
鲁
欲
同
风
。
颂
诗
闻
道
求
何
武
,
家
法
行
看
试
左
雄
。
欲
伴
少
年
游
矍
相
,
奔
军
惭
愧
恐
词
穷
。
写景
抒情
山水
读学
教育
记叙
抒情怀古
赠友情
译文
黄钟和巨大的捣舂器具互相衬托,有幸我隐居的地方离学宫(古代学校的建筑)很近。
面对大好河山时感到浩然正气,我有追求和齐鲁一样宏大之风的力。
我向往在诗词中寻觅道理,探索其中的知识,家中的家风告诉我应学习古代贤人的典范,例如左雄这样的名士。
我想要与年轻人一起追求进步和智慧,然而对于军务奔波却感到羞愧和担心自己辞穷。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王适州学新修水阁》。诗人以黄钟大吕般的豪迈,描绘了自己有幸寓居靠近学宫的环境,感受到江山壮丽激发了浩然正气。他表达了要以古代贤者如何武、左雄为榜样,提升自我,倡导良好的家风和学术风气。他还自谦地说,希望能与年轻学子一同游历,但担心自己的言辞不足以匹配这样的壮志。整首诗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
苏辙
1852首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您喜欢
琴轩山水
明·罗亨信
琴轩先生太丘裔,学海汪洋富才艺。董贾文章世共珍,米高山水尤清致。公馀挥翰扫云烟,岩壑坡陀势曼延。峰峦浓淡列远近,林木隐映分清妍。茅堂依约绿阴里,门径深沉静于洗。碧海茫茫曲.....
访含弘山僧不遇留题精舍
唐·韦庄
满院桐花鸟雀喧,寂寥芳草茂芊芊。吾师正遇归山日,闲客空题到寺年。池竹闭门教鹤守,琴书开箧任僧传。人间不自寻行迹,一片孤云在碧天。
离合诗
魏晋·潘岳
佃渔始化,人民穴处。意守醇朴,音应律吕。乘梓被源,卉木在野。锡鸾未设,金石拂举。害咎蠲消,吉德流普。溪谷可安,奚作栎宇。嫣然以意,焉惧外侮。熙神委命,已求多祜。叹彼季末,.....
沁园春·为董叔宏赋溪庄
宋·严羽
问讯溪庄,景如之何,吾为平章。自月湖不见,江山零落,骊塘去后,烟月凄凉。有老先生,如梅峰者,健笔纵横为发扬。还添得,石屏诗句,一段风光。主人雅兴徜徉。每携客临流泛羽觞。想.....
贺新郎·括欧阳公醉翁亭记
宋·林正大
环滁皆山也。望西南、蔚然深秀,者琅邪也。泉水潺潺峰路转,上有醉翁亭也。亭、太守自名之也。试问醉翁何所乐,乐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寓酒也。四时之景无穷也。看林霏、日出云.....
开先山鸣禅师六十初度
明·释函是
重兴祖刹逢狮吼,一代真风付后人。身在此山惭昔日,道隆堂构荷芳晨。无穷自可禳山鬼,常住偏能现病身。千尺龙吟投耳顺,班荆容我话长春。
题致仕袁成均燕申亭
宋·吕陶
挂冠归后爱林泉,择地为亭欲看山。清画绝无尘坌到,白云常与性情閒。诗书教子雍容外,琴酒娱宾笑傲间。堂构不隳门有庆,綵衣终约锦衣还。
书上清万年观东壁
明·陈观
长松初日访仙家,万壑遥连一径斜。涧道云寒龟出曝,药栏风细鸟衔花。道人开院闲调鹤,童子分泉自瀹茶。湖海年来浑漫兴,寻真犹欲问丹砂。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