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子
瞻
题
风
水
洞
风
送
江
湖
满
洞
天
,
洞
门
可
听
入
无
缘
。
土
囊
郁
怒
声
初
散
,
石
齿
聱
牙
势
未
前
。
乐
奏
洞
庭
真
跌
宕
,
歌
传
帝
所
亦
清
便
。
何
人
隐
几
观
遗
韵
,
重
使
颜
成
问
嗒
然
。
山水写景
怀古抒情
赞美名胜
洞府
洞景
友情
回忆
译文
第一句:“风送江湖满洞天,洞门可听入无缘。” 可以解释为:江风在洞中盘旋着,天空的倒影弥漫着整个洞穴,甚至进入洞口都像有了未知的规则一样(仿佛被隔绝)。
第二句:“土囊郁怒声初散,石齿聱牙势未前。” 翻译为:地面的土壤在愤怒中发出声音,仿佛刚刚消散;而石头的边缘,虽然看起来崎岖不平,但它的力量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第三句:“乐奏洞庭真跌宕,歌传帝所亦清便。” 的翻译是:在洞庭湖边演奏的乐曲声音十分起伏跌宕,而且那些歌声被传到神仙的居所去也显得格外清幽便利。
第四句:“何人隐几观遗韵,重使颜成问嗒然。” 的翻译为:谁能静静地坐在这,欣赏这遗留下来的韵律呢?这又让颜成(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再次问起这嗒然(可能是指某种境界或状态)是什么。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和子瞻题风水洞》。诗人以风入洞天的景象开篇,描绘了风吹过江湖,充满整个洞穴的壮丽画面,然而普通人的脚步却难以进入,暗示洞中的神秘与非凡。接下来,诗人通过“土囊郁怒声初散,石齿聱牙势未前”这两句,形象地刻画了洞内声音的回荡和石质结构的奇特,仿佛音乐在洞中跌宕起伏,歌声清脆悦耳。诗人进一步将这种音乐和歌声与洞庭湖的自然景观相联系,赞美其音韵跌宕,同时也提及歌声传至帝王居所,显得庄重而流畅。最后,诗人想象有谁能静坐欣赏这遗世独立的韵律,不禁让人联想到颜回般的超然心境,感叹之余,流露出一种寂寥和对高雅艺术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风水洞的奇特景象和其中的音乐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敬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苏辙
1852首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您喜欢
江上答崔宣城
唐·李白
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寻仙下西岳,陶令忽相逢。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水流知入海,云去或从龙。树绕芦洲月,山鸣鹊镇钟。还.....
冬夜同程祖芬舟行过吴门
清·钱凌云
扁舟渺渺倚孤篷,鸟鹊声寒古戌空。鸦背夕阳金琐碎,树头斜月玉玲珑。高低野烧烘残垒,明灭渔灯乱晓风。把酒论教旧游梦,十年前忆与君同。
舟次采石过山寺及登蛾眉亭
明·李裕
驿楼当午停官棹,寺隐深林试一过。僧梵杳闻来上界,淮云遥望度新河。蛾眉亭下生青草,牛渚矶头漾绿波。一自骑鲸上天去,钓船空载月明多。
希大司马扈驾至淮安便道过江访余石淙精舍感今忆昔口占一首
明·杨一清
停云回首意如何,杨子江头一棹过。老去多情怜水石,闲来开眼看风波。门墙旧侣雕应尽,灯火通宵话转多。更约扁舟和月宿,荻花深处听渔歌。
酬张少府柬之
唐·卢照邻
昔余与夫子,相遇汉川阴。珠浦龙犹卧,檀溪马正沈。价重瑶山曲,词惊丹凤林。十年暌赏慰,万里隔招寻。毫翰风期阻,荆衡云路深。鹏飞俱望昔,蠖屈共悲今。谁谓青衣道,还叹白头吟。地.....
同李伯承比部夜过况吉夫膳部得真字
明·宗臣
陌上鸣珂散紫宸,相逢意气转相亲。清尊细菊堪销夜,走马传书易隔旬。九月衣裳同在客,千江烽燧远愁人。凭君莫洒忧时泪,无数秋风白发新。
华秋岳画苏子瞻夜游承天寺访张怀民润臣索诗
清·孙衣言
世间白日争红尘,那识人境有清绝。黄州秃翁物外游,令我喜对华岩笔。西掖官居蓬岛寒,门前写影万琅玕。尽日清风无客至,今宵明月与谁看。
题韬叔龙湫观瀑图
清·薛时雨
书生慕山水,局促居户庭。达官多胜游,冠盖愁山灵。亦有高隐人,守此泉石贞。诛茅穿径苦湫隘,拳山勺水名难成。江生旷世才,逸兴凌青溟。东游齐鲁揽泰岱,南涉闽峤窥沧瀛。轺车所至橐.....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