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感
病中抒情
励志
写景
病中写景

译文

我躺了三十个早晨想念着你,呼唤医生却因被困在遥远的京城而无法前来。
灵根随着春天的到来而生长,病枝则像野火一样被烧毁。
我无需寻找酒来滋润干燥的嘴唇,但囊中空空如也,无人能帮我典卖衣物以换取生活必需品。
什么时候能骑着马随着街上的鼓声走动呢?睡梦中频繁惊醒,常常感到自己的肉在消瘦。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好友张耒学士病中的第一首和韵之作。诗人以关切之情描绘了张耒长期患病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同情。首句“一卧怜君三十朝”写出了张耒病势严重,已经卧床多日,诗人对此深感怜悯,三十个日夜的病痛可见病情之重。次句“呼医仍苦禁城遥”进一步描述了求医的艰难,因身处京城,距离医疗资源遥远,显得格外无奈。第三句“灵根自逐新阳发”运用象征手法,将身体比喻为生机勃勃的植物,希望张耒能像植物随着春阳复苏一样逐渐康复。然而,“病蘖从经野火烧”又暗示病痛如野火般难以扑灭,病情复杂且反复。第四句“吻燥未须寻曲糵”意指张耒口干舌燥,不必急于寻找酒酿来解渴,可能暗示病情需要慢慢调理。接着,“囊空谁与典絺蕉”则表达了对友人经济困境的担忧,囊中羞涩,无法购买所需的药物或食物。最后两句“何时匹马随街鼓,睡起频惊髀肉消”,诗人期盼张耒早日康复,可以骑马出行,轻松自在,不再为病痛所困,甚至担心久卧病榻会导致肌肉萎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关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病情的忧虑。

苏辙

1852首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