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夜
咏
陈
南
康
新
有
所
纳
诗
二
八
人
如
花
,
三
五
月
如
镜
。
开
帘
一
种
色
,
当
户
两
相
映
。
重
价
出
秦
韩
,
高
名
入
燕
郑
。
十
城
屡
请
易
,
千
金
几
争
聘
。
君
意
自
能
专
,
妾
心
本
无
竞
。
爱情
写景抒情
写人
赞美
译文
翻译:二八佳人的容颜如花般美丽,三五个明亮的月份如同明镜般清透。
翻译:打开窗户,一种美丽的景色映入眼帘,当门敞开时,两种景象相互映照。
翻译:用重金从秦国和韩国请来人才,他们的声名远扬至燕国和郑国。
翻译:为了请到他们,甚至有十个城市争相交换条件,千金难求,又有多少地方互相争抢聘请。
翻译:君主的意愿自然可以独断专行,而妾的心中却本来就没有争斗与竞争的念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下新婚夫妇的温馨场景,充满了浪漫与深情。诗人运用了“二八人如花,三五月如镜”这样的比喻,将新娘比作盛开的花朵,月光则如同明亮的镜子,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新娘的美丽,也暗示了月夜的静谧与美好。接着,“开帘一种色,当户两相映”描绘了新娘与新郎在月光下的互动,色彩和谐,情感交融,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重价出秦韩,高名入燕郑”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赞美了新娘的美貌与名声之高,不仅在本地闻名,甚至远播至其他地区,显示了她的非凡魅力。而“十城屡请易,千金几争聘”则进一步强调了新娘的受欢迎程度,众多城市多次请求交换,无数财富几番争夺,以此来表达对新娘的极高评价和追求。最后,“君意自能专,妾心本无竞”表达了新婚夫妇之间纯粹的情感,新郎心意坚定,新娘内心平静,没有嫉妒或争斗,只有深深的爱意与相互的尊重,体现了古代理想婚姻的美好愿景。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美景的描绘以及对新婚夫妇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温情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赞美。
王僧孺
39首
王僧孺(465~522)南朝梁诗人、骈文家。东海郯人(即今江苏镇江人--因历史侨置在江南镇江设北地名为东海郯也就是南徐州)。出身没落士族家庭,早年贫苦,母亲"鬻纱布以自业",他"佣书以养母"。南齐后期,因为学识渊博和文才出众,被举荐出仕。梁初官至御史中丞,后任南康王长史,因被典签汤道愍所谗,弃官。后半生颇不得志。南齐后期,因为学识渊博和文才出众,被举荐出仕为太学博士,以善辞藻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交往甚密。后出任为治书侍御史、钱塘令。梁时,任南海太守,迁尚书左丞,又兼御史中丞,时武帝曾作《春景明志诗》五百字,命沈约以下辞人同作,帝以为僧孺诗最好,任其为少府卿、尚书吏部郎、后任南康王长史、兰陵太守,因被典签汤道愍所谗,弃官(一说,因诬而被免官)。后半生颇不得志。免官后为安成王参军事,转北中郎南康王谘议参军,入直西省,知撰谱事。僧孺好典籍,藏书万余卷,率多异本,与沈约、任昉并为当时三大藏书家。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赠林大理次崖(其一)
明·严嵩
廷尉平反力有馀,昼帘朱墨更忘劬。存疑遍示诸生录,传信新刊两寺书。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其五)
宋·李之仪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竹枝词
明·陈荐夫
荷叶田田柳叶垂,千船万船多女儿。与郎暗约花间去,不唱《竹枝》知是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