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日
思乡
寒食节
写景
山水
怀乡之情
节气的写照

译文

逐客已经感到凄凉,更何况又遇上寒食节。
花丛深处,白日缓缓移动,庭院静谧,春天寂寂无声。
雨后山峦吐露青翠,夕阳晚霞扫过天际,留下赤红的色彩。
浙江远在何方,三个月都没有任何消息。
抛弃它不要再提起,我的心却像石头一样坚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被贬谪到偏远之地,正值寒食节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首句“逐客已凄凉”,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被放逐之人,自然心情低落。接着,“矧复值寒食”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时令的特殊性,寒食节本是祭祖、怀念先人的日子,对于诗人来说,却只能独自面对,倍感凄凉。“花深日迟迟,院静春寂寂”两句,通过描写花丛深处,阳光缓缓,庭院寂静,春意盎然但又显得空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略带生机的氛围。花深日迟,暗示时间的缓慢流逝;院静春寂,表现了环境的宁静与内心的沉寂。“雨馀山吐青,日落霞扫赤”则描绘了雨后的山色青翠欲滴,夕阳西下,天边红霞满布的壮丽景色。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山色青翠,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日落霞赤,则可能寓意着希望与温暖,尽管此时诗人内心仍充满忧郁。“浙江渺何在,三月无消息”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浙江,这里指代的是诗人故乡所在的地方。三月,通常是一年中较为温暖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与家乡相隔遥远、无法触及的距离的象征。无消息,更是加深了这种思念与孤独感。最后,“弃置勿复陈,吾心乃如石”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决心。面对如此凄凉的境遇,他选择不再诉说,仿佛已经将心中的苦楚化为了石头,坚不可摧。这句话既是对自身情感的总结,也是对命运的一种无奈接受。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被贬谪后在寒食节期间的孤独、思念与坚韧。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刻,体现了宋诗的特点。

葛胜仲

723首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