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写景
山水
抒情
秋节
记事
赤栏桥
怀古
赞美
秋景
地点
赤水

译文

千重云山连绵起伏,万里江河滔滔流去。在如此的景色中,我仿佛坐在了仙境之中,可以眺望到远方的鳌头山。
我的心境真诚,感受到了欢愉。尽管景色如烟,但我不会推辞太久地等待诏令,我在汀洲之地久候。
年老的我,在这官场中似乎有些无所适从。溪岸边的景色让我留连忘返,但我却无法将这份心情完全收束起来。
我希望留下这些事迹,让吴地的孩子们传颂。长久地记住这个美好的时刻,那是在赤栏桥上揽尽清秋的景象。

赏析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以千重叠嶂的云山和万里流淌的江水为背景,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象。"碧落"与"鳌头"象征着高远的天际和海中的巨岩,诗人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感受到一种超然的乐趣。他表达出对眼前美景的真挚欣赏,即使长时间驻足汀洲捧读圣旨也不觉厌倦。进入中年后,诗人对于官场的淡泊态度显现,他认为官职无足轻重。然而,他对溪边景色的热爱并未消减,反而更加浓厚,独自享受这份闲适之乐。他希望将这份美好的经历传递给后人,特别是吴地的朋友们,让他们也能记住这赤栏桥上清秋的美好时光。整首词通过山水、官场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眷恋,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闲适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葛胜仲

723首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