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产
诵
取
我
衣
冠
而
褚
之
。
取
我
田
畴
而
伍
之
。
孰
杀
子
产
。
我
其
与
之
。
我
有
子
弟
。
子
产
诲
之
。
我
有
田
畴
。
子
产
殖
之
。
子
产
而
死
。
谁
其
嗣
之
。
悼亡
亲情
哲理
译文
取走我的官服冠冕来赐予别人。取走我的田地来与他人并肩耕作。究竟是谁敢杀害子产。
我一定会和他站在一起。我拥有子弟,子产教导他们。我拥有田地,
子产使它们丰饶。如果子产离世,谁又会继承他的遗志。
赏析
这首诗是《左传》中的一段话,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古诗,但其情感深沉,蕴含哲理,值得细细品味。"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我其与之。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这段话以一种质朴而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子产的怀念和对其贡献的肯定。子产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者,他的智慧和努力为国家带来了繁荣和进步。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子产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取我衣冠而褚之",意指子产在位时,他不仅关注国家的物质财富,也重视文化传承,如同收藏和保存衣物一样,珍视并保护了国家的文化遗产。"取我田畴而伍之",则强调了子产在农业发展上的贡献,他将国家的土地组织得井井有条,如同排列整齐的田地一般,体现了他对土地和农民的关怀。"孰杀子产。我其与之",表达了对子产去世的哀痛,同时也流露出希望有人能继承他的遗志,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愿望。"我有子弟。子产诲之",子产教育了国家的年轻一代,为他们树立了榜样,使他们成为有能力、有道德的人。"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不仅关注土地的耕种,还注重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使国家的农业生产得以持续繁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子产逝世的深切哀悼,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谁将接替子产,继续领导国家走向繁荣?整体而言,这段话不仅仅是对子产个人的颂扬,更是一种对优秀领导者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深关切。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哭从弟
唐·白居易
伤心一尉便终身,叔母年高新妇贫。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董孝子黯复仇
唐·贺知章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有感(其三)
宋·葛立方
但知鬼目为芝草,谁信羚羊破佛牙。娘子阿姨何处辨,时人识卖假金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