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
语
》
引
谚
兽
恶
其
网
。
民
恶
其
上
。
众
心
成
城
。
众
口
铄
金
。
从
善
如
登
。
从
恶
如
崩
。
黍
稷
无
成
。
不
能
为
荣
。
黍
不
为
黍
。
不
能
蕃
朊
。
稷
不
为
稷
。
不
能
繁
殖
。
所
生
不
疑
。
惟
德
之
基
。
狐
埋
之
而
狐
搰
之
。
是
以
无
成
功
。
觥
饭
不
及
壶
餮
。
哲理
励志
动物
山水
赞美
亲情
离别
译文
野兽厌恶它的网(陷阱),百姓厌恶他们的统治者。众人的力量可以筑成坚固的城防。众人的言论(口口相传)能够熔化坚硬的金属。
遵从善道就像攀登,困难而需努力;而遵从恶道就像山崩,一触即发且难以抵挡。黍稷(两种农作物)无法成熟,就不能成为荣耀的来源。
黍如果不是黍,就不能繁茂;稷如果不是稷,就不能繁殖。
所做之事若合乎道德,则无所怀疑,因为这是道德的基石。就像狐狸虽然埋藏了东西,但最终还是会被它自己挖掘出来一样。
因此,没有成功(的希望)。即使有丰盛的食物(如觥饭),也比不上壶餮(一种贪食的兽)所能享用的。
赏析
这首诗出自《国语》一书,体现了古人对于国家治理和民心向背的深刻理解。"兽恶其网"与"民恶其上"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被束缚的动物和被压迫的人民对束缚和压迫之事的本能反感。"众心成城"和"众口铄金"则描绘了民意的力量,如同坚不可摧的城墙和熔化金属一般,强调了民众合力的巨大威力。接着,"从善如登"与"从恶如崩"两句,用登山与崩塌之比喻,说明了选择善良道路会像攀登高峰一样艰难但最终可达顶端,而选择邪恶则如同土石流般迅速却无任何成就。"黍稷无成"和"不能为荣"两句,通过比喻农作物的成败,说明了如果不遵循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就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与荣耀。最后几句"黍不为黍、不能蕃朊。稷不为稷、不能繁殖"进一步强调了如果农作物失去了其本性,那么就无法实现增产和繁衍。"所生不疑、惟德之基"则表达了只有基于道德的基础,才能使生命生长不受质疑。狐埋食物却又挖掘出来的行为,象征着自食其果,最终导致无成。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强调,阐述了治国理政必须顺应民心、遵循道德规则的重要性。如果统治者不以德治国,而是依赖暴力与欺骗,那么最终将一无所成。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集字联
清·何绍基
指麾文府才思盛;冠冕人伦道德尊。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