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写水
抒情
哲理
豪放
节气
夏天

译文

黄河之水从天而降,我的船只向着黄河驶来停泊。
远远地看到云层像飞龙一样翻滚,知道会有东南方向的大风兴起。
大风一刮起来天地一片茫茫,排山倒海的力量无法阻挡。
浪花卷起高达十丈,仿佛能将虚幻的牛只拦截并抵抗狂暴的巨象。
危墙和巨大的船只在风浪中摇摇欲坠,一刹那间散落得如同天上的星星。
高高的河岸倒塌震动了大地,愤怒的波涛卷起涎水带着腥气。
风暴来临打在船篷上声音巨大,一半是雨点一半是冰雹。
夕阳西下风势更狂,吹得孤帆似乎要被吹到天的一角。
这艘船重有万钧的力量,但陷入泥沙之中无法摆脱。
船只撞到石头使鹊尾一般损坏,却见青天在船底。
水面上这艘船轻如飞鸟,没有枝可依让人心惊。
其他船只因水流急难以驾驭方向,十个客船有两个会破碎。
停泊的船还剩下四五艘,船与船之间用绳子相连。
长年累月在风中站立直到黎明,我们这些人怎么能得到安稳的睡眠。
近看黄河汇入青齐之地成为水府,更何况听说中原地区也少有安居之所。
皇天降下灾害必定有原因,你们定是触怒了河神,不然风涛为何如此凶猛!
男儿不要只凭胆气粗壮就轻视危险,要知道冒险不是好的计划。
新河安稳路径直好走,你们为何不奔向那里却要走向这可怕的路上?
不仅仅黄河是可怕的路径,平地也会有波澜无时无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上一场猛烈的大风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风起云涌、波涛汹涌的自然力量。开篇“黄河之水自天落”,以磅礴之势引出主题,随后“遥看云气如飞龙”将读者带入了风云变幻的场景之中。接着,诗人通过“大风一起天茫茫”、“浪花卷起高十丈”等描述,展现了大风与巨浪的惊人威力,形象地描绘了风浪中的船只摇晃、危墙倒塌、岸边震动等情景。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虚拟沉牛截狂象”、“危墙大艑撼不停”等,增强了画面的震撼力。同时,诗人也关注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一舟触石摧鹊尾,窥见青天在舱底”、“水面一舟飞鸟轻,无枝可栖心目惊”等句子,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此外,诗中还穿插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近见青齐成水府,况闻中州少安堵”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而“皇天降灾良有因,汝曹定触河神怒”则暗示了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恐怖,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