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离别
送别
山水
情感
思乡
咏物
赞美
怀古
秋节
季节情感

译文

上山采摘兰苕草,下山又去采杜蘅。
采摘这些做什么用呢?是为了赠送给远行的人。
你的行程越来越远,我们欢聚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思乡的心有一千里远,随着车轮的转动而愈发强烈。
在石林之中,夏天气息清新,你骑着马来到江边休息。
你佩戴的杂佩光彩夺目,长长的衣裙和帽子显得你风度翩翩。
在道路旁的你驱马疾驰,面色因炎热而泛红。
你心中怀有高尚的情操,如同冰雪般明亮。
秋风吹起在天边,各种草木都开始凋残。
君子你守信用不违背诺言,我采摘芳香的花草,发出了长长的叹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首句“上山采兰苕,下山采杜蘅”,通过采摘兰花和杜衡的动作,展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离别的仪式感。接着,“将以遗远行”表达出诗人赠物寄情,希望友人在远方能感受到这份心意。“君行日以远,欢会日以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渐行渐远,相聚时光稀少的无奈与惋惜。接下来的“乡心一千里,日逐车轮转”运用夸张手法,写出诗人对友人离去后自己心中思乡之情如车轮般不断旋转。“石林夏气清,憩马到江干”描绘了送别之地的景色,夏日凉爽,诗人暂作休息,遥望友人离去的江边。接下来的诗句“杂佩粲琼玖,长祛峨弁冠”细致描绘了友人的形象,佩戴珍贵饰品,头戴峨冠,显示出其尊贵气质。“驱驰道旁子,赪颜触烦热”则转向了路上的行人,他们因炎热而面色通红,象征着旅途的艰辛。最后,“永怀高世心,炳炳照冰雪”赞美友人高尚的品格如同冰雪般明亮,即使在秋风摧残万物的时节,他也会坚守原则。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的赞美和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高尚品质的敬仰。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