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宿
丈
溪
道
院
喜
赋
和
呈
萧
同
知
孙
经
历
风
竹
林
间
绿
笋
竿
,
洞
门
白
昼
忽
阴
寒
。
仙
人
解
唤
雷
行
雨
,
却
与
玄
都
洗
石
坛
。
写景
山水
季节
冬天
写风
赞美
咏物
仙人
译文
第一句“风竹林间绿笋竿,洞门白昼忽阴寒。”可以翻译为:在风中摇曳的竹林里,绿竹竿儿矗立,洞门白昼之间突然变得阴冷起来。
第二句“仙人解唤雷行雨,却与玄都洗石坛。”可以翻译为:仙人能够召唤雷声行云布雨,他们还会在玄都为石坛洗涤尘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而神秘的画面。首句“风竹林间绿笋竿”,通过描绘风中摇曳的竹林和新发的绿笋,展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息。接着,“洞门白昼忽阴寒”一句,以洞门处突然的阴冷,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可能是深山道院,也带有一丝超凡脱俗的意味。后两句“仙人解唤雷行雨,却与玄都洗石坛”,诗人想象成仙之人能随意呼风唤雨,这不仅体现了对道教神仙世界的向往,也寓含着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最后,用“洗石坛”这一动作,象征着雨水洗涤尘埃,净化心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融入了道教神话元素,既描绘了丈溪道院的环境,又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具有浓厚的诗意和禅意。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公事后禁门三首(其一)
明·蔡羽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