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天
抒情
忧民
节气
秋节
情感
思乡
手法
无特定

译文

草木丛生,遍布四处,秋天的傍晚时分,城池显得格外沉重。
荒芜的花园通向野兔走过的路径,破旧的房屋与带刺的篱笆相互缠绕。
虽然城墙坚固如铁,但谁又能理解生命的脆弱如同细丝一般?
征敛苛求的岁月还未结束,何时才能达到富强的境界呢?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触目》描绘了一幅深秋城郊的荒凉景象。"到处草离离",写出了秋草茂盛,一片凄凉之感;"重城秋暮时",点明了季节和时间,傍晚时分,更显孤寂。"荒园交兔径,残屋带荆篱",进一步描绘了园子的荒芜和房屋的破败,小径交错,荆棘环绕,显示出人迹罕至的景象。诗人以"自倚城如铁"表达内心的坚强与无奈,暗示自己如同铁石心肠般面对生活的困苦;"谁怜命若丝"则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自己的生命如同细丝般脆弱,无人怜惜。最后两句"诛求方未已,富庶定何期"揭示出社会现实,官府的苛捐杂税并未停止,人们何时才能摆脱贫困,实现富庶,这是对社会不公的深深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明朝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对未来的期盼与忧虑。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国风·邶风·柏舟
先秦·诗经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