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山
亭
·
同
耕
客
散
步
池
上
、
见
桂
花
作
又
一
番
风
,
凉
雨
乱
飘
,
褪
尽
红
衣
了
。
半
月
不
来
,
狼
藉
苔
痕
,
鹤
径
都
无
人
扫
。
朱
槿
多
情
,
还
只
恋
、
寒
枝
斜
照
。
欹
帽
。
记
桐
底
敲
茶
,
那
回
春
杪
。
随
意
散
坐
苍
云
,
早
听
过
秋
声
,
冷
香
吹
到
。
金
鹅
蕊
细
,
零
缀
花
须
,
黄
蝶
作
双
飞
绕
。
压
院
繁
阴
,
忆
湖
上
、
辋
川
园
小
。
呼
棹
。
载
笭
箵
、
五
亭
去
好
。
写景
写花
桂花
秋天
抒情
怀古
写雨
写山
写水
写鸟
黄蝶
译文
又起了一阵风,凉雨随意飘洒,让红花褪去了鲜艳的颜色。
半个月没有来过这里了,苔藓布满了小路,连鹤走过的路径都没有人去打扫。
朱槿花多情,却只依恋着寒枝和斜阳的余晖。头上的帽子有些歪斜。
记得在桐树底下敲打茶叶,那是春天结束的时候。
随意地坐在苍茫的云下,早已经听到了秋天的声音,冷香的气息随风飘来。
金色的花蕊细小,零散地点缀着花须,黄蝶成双成对地飞绕。
回忆起湖上辋川园的小院子,绿荫遮蔽。准备摇起船桨,撑起小船去那好地方(五亭)。
带上竹编的笭箵,五亭是个好去处。
赏析
这首《燕山亭·同耕客散步池上、见桂花作》是清代诗人龚翔麟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散步的景象。开篇以“又一番风,凉雨乱飘”起笔,渲染出秋风秋雨的氛围,暗示季节更迭,红叶已落尽。接下来,“半月不来,狼藉苔痕,鹤径都无人扫”描绘了池边小径的荒凉,苔藓蔓延,连鹤也不再来访,显得静寂无人。“朱槿多情,还只恋、寒枝斜照”借朱槿对寒枝的依恋,表达了诗人对秋日阳光的留恋。随后,“欹帽。记桐底敲茶,那回春杪”回忆起春天在桐树下品茗的温馨时光,与眼前秋景形成对比,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进入下片,诗人“随意散坐苍云”表达随性自在的心境,秋风吹过,带来“早听过秋声,冷香吹到”的清凉感受。接着,他观察到金黄色的桂花和蝴蝶围绕花蕊的场景,增添了生机。“压院繁阴,忆湖上、辋川园小”则勾起了他对湖光山色、辋川园林的美好回忆。最后,诗人发出“呼棹。载笭箵、五亭去好”的呼唤,想要乘舟泛湖,享受这宁静的秋日时光,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龚翔麟
190首
文学家。又号稼村,晚号田居。康熙二十年中顺天乡试乙榜。由工部主事累迁御史,有直声,致仕归。工词,与朱彝尊等合称浙西六家,著有《田居诗稿》、《红藕庄词》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