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来
竺
西
见
寄
岁
暮
重
峰
寺
,
诗
文
喜
共
论
。
暝
云
昏
叠
嶂
,
寒
雨
滞
孤
村
。
别
后
病
翻
剧
,
书
来
身
幸
存
。
藤
枝
肯
扶
老
,
终
扣
月
中
门
。
写景
抒情
怀古
别离
秋节
写雨
地点
重峰寺
写山
叠嶂
节气
岁暮
译文
翻译:在重峰寺的岁末时分,人们喜欢一起讨论诗文。
翻译:昏暗的云层笼罩着连绵的山峰,寒冷的雨使孤村停滞不前。
翻译:分别后病情变得更加严重,收到书信得知你身体幸存下来。
翻译:藤蔓的枝条愿意扶持着老人,最终扣响了月下的门扉。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岑安卿的作品《和来竺西见寄》。诗中,诗人表达了在岁末时节重游山寺时,与友人通过诗文交流的喜悦之情。"暝云昏叠嶂"描绘了傍晚时分,乌云低垂,群山层峦叠嶂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寒雨滞孤村"则写出冬日寒雨绵绵,使得孤寂的小村庄更加冷清。诗人借此表达别后的孤独与思念,以及收到朋友书信时的欣慰,因为这意味着友人身健康在。"别后病翻剧"流露出诗人身体状况不佳,别离后病情加重,但得知友人平安的消息,心情稍有宽慰。最后两句"藤枝肯扶老,终扣月中门"寓意深厚,借藤枝象征坚韧的生命力,表达诗人期待在老年时还能依靠友情的力量,如藤枝般相互扶持,最终在月光下再次相聚。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景于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岑安卿
174首
所居近栲栳峰,余姚上林乡(今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与匡堰镇一带)人。志行高洁,穷阨以终,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寄托深远,脍炙人口。著有《栲栳山人集》三卷,《四库总目》评其诗戛戛孤往,如其为人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