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

)

竿
抒情
哲理
山水
写景
友情
赞美
节序

译文

第一句“餔糟世界几人醒,纵有灵丹莫解酲。”的意思是: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上,清醒的人有几个呢?即使有灵丹妙药,也无法完全消除人们的迷茫和困顿。
第二句“道学百年尊孔氏,新诗一夜揽弥明。”的意思是:在道学中,尊重和推崇孔子的理念已经持续了百年之久;而新的诗歌创作在短时间内便广泛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第三句“君裁大袖能笼世,我抱长竿不钓名。”的意思是:你身着宽大的衣袖(可能象征着身份或智慧),有能力统领这个世界;而我则手握长竿,并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站在这里。
第四句“俗耳不堪烦吹荡,特来庭畔听希声。”的意思是:世俗的耳朵无法承受过多的喧嚣和纷扰,所以我特地来到庭院边,聆听那无声的、宁静的、希望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希文所作的《访李子长不以为礼诗以复之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批判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首句“餔糟世界几人醒”以“餔糟”比喻沉迷于世俗享乐的人们,强调在纷扰的尘世中,能够保持清醒头脑的人寥寥无几。接着,“纵有灵丹莫解酲”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即使有能够解除醉酒痛苦的灵丹妙药,也无法唤醒那些迷失在欲望与诱惑中的人们,暗含对社会风气的批评。“道学百年尊孔氏,新诗一夜揽弥明”两句则转向对知识与道德的探讨。这里“道学”指的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孔氏”即孔子,代表儒家思想的权威。诗人通过对比“百年”与“一夜”,强调了深入理解与实践道德学问的重要性,并通过“揽弥明”表达了对新知的渴望与追求。“君裁大袖能笼世,我抱长竿不钓名”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君裁大袖象征着包容万物、影响世界的广阔胸怀;而我抱长竿不钓名,则表达了诗人宁愿保持独立人格,不为名利所累的价值观。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与坚守。最后,“俗耳不堪烦吹荡,特来庭畔听希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反感,以及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他特意来到庭院旁,倾听那稀有的、纯净的声音,寓意着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一片净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语言精炼,意蕴丰富,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学的特点。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