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山水
怀古
抒情
赞美
西湖
月亮
悼亡

译文

白月映照在湖底,摘下帽子斜眼看着微云。
从来心中都有遗憾,世上只有你能让我心生欢喜。
想起往日东坡的老友,曾为我举杯畅饮。
东坡只吃豆子充饥,没有准备美酒佳肴来让我醺醺然。
我独自喜爱三昩之语,那些声音仿佛从断纹中传出。
东坡听到后拍手欢笑,世俗的耳朵却从未听到过。
延州也因困苦而显得相貌不佳,坐着睡觉也只是昏昏沉沉。
都梁固然高峻,淮水原本就浑浊不清。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吴则礼所作,题目为《无著以东坡西湖观月听琴诗示予因次韵》。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同欣赏月色和音乐的情景,以及对古人东坡(苏轼)的怀念之情。首句“白月在湖底”描绘了一幅西湖秋夜观月的画面,月亮如同沉于水中。紧接着,“脱冠睇微云”则是诗人在此景色下解开帽子,仰望天空,感叹那淡淡的云彩。“从来雍门恨,世上惟有君。”这里的“雍门”指的是古代音乐中的高雅门派,而“从来雍门恨”则表达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美的追求和深厚的情感。接着,“世上惟有君”是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东坡)能够理解并共鸣这种情怀。“往时东坡老,為子持一樽。”此句提及了苏轼,即东坡先生,诗人通过设想古人如何在月下与友人举杯畅饮的情景,以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东坡以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文学成就著称于世。“东坡只饭豆,未办汁滓醺。”这两句则描绘了东坡生活简朴的一面,他仅以豆粥为食,没有华丽的酒宴。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东坡清贫、不羁的生活态度的赞赏。“独爱三昩语,昵昵出断纹。”这里提到的是东坡的文学才华,如同泉水般自然流露,而他的诗文中充满了情感和智慧。"昵昵出断纹"形容其文笔如细线一般连绵不绝。“东坡拍手笑,俗耳曾不闻。”这句则表达了对东坡独特艺术风格的赞赏,他的作品在当时可能并不为大众所理解,但诗人却能够欣赏其中的深意和美感。“延州亦穷相,坐睡徒昏昏。”这里转换了语境,从西湖之景转向了对友人的思念。"延州"是古地名,可能指的是远在他乡的朋友,而"穷相"则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情谊深厚。"坐睡徒昏昏"则形容两人虽身处异地,但心灵却紧密相连,如同沉浸在梦中一般。最后,“都梁固高彻,淮水元自浑。”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再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都梁固高彻"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特征,而"淮水元自浑"则形容淮河水天然的澹静与纯净。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月夜之景的描绘,以及对东坡先生及其艺术风格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高雅情操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他对于友谊深厚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诗人巧妙地将现实与虚构、历史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充满文学韵味的画面。

吴则礼

351首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