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地点
山水
海洋
自然现象
咏物

译文

遥远的天边我跨过重重山峦,渐渐地觉得天低低地贴着地,天地辽阔无垠。
能在东北的视野里明确看到浩瀚的大海,西南方的长距离能远望京城长安。
一团火焰正在高耸地上升,同时有着许多圆形光点在变化,仿佛是无数颗珍珠。
风雨常常在岩石下兴起,那神秘的洞穴里有着龙蟠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台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宇宙感。诗人张商英以“迢迢云水涉峰峦”开篇,生动地展现了行走于云雾缭绕的山间,仿佛穿越了层层云海,最终感受到天地之广阔。接下来,“渐觉天低宇宙宽”,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由局部到整体的视野转换,让人仿佛能触摸到宇宙的边界。“东北分明睹大海,西南咫尺望长安”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视线拉远至遥远的东北方向,仿佛能看到浩瀚的大海,而在西南方向,则近在咫尺,似乎能遥望到长安城的轮廓,体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圆光化现珠千颗,耸日初升火一团”则转向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圆光可能是日月星辰的光芒,化现千颗珠子,象征着自然界的璀璨与丰富;而“耸日初升火一团”则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初升时的壮观景象,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照亮了大地,赋予了新的生命与希望。最后,“风雨每从岩下起,那罗洞里有龙蟠”两句,通过风雨的起始点和龙的藏身之处,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和生命的循环不息。风雨是自然界的力量,而龙作为神话中的生物,象征着力量、智慧和变化,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蕴含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宇宙、历史、生命等宏大主题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