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历史人物
抒情
赞美
情感
母爱
边塞
悼亡

译文

十九年跟随晋国的重耳,在艰难险阻和忧患中共同度过。
在田间乞讨食物,桑树下寻求谋生之道,在各地奔波近万里,足茧仍继续前行。
心怀一志,忠心事奉而不自欺,预知天意助公子开疆拓土。
渡河时忽然听到舅犯的言论,如同穿着朝服跳入泥泞之中。
鄙陋之人岂能与公子同行?我愿携母隐居山林。
公子归来后霸业强盛,筑坛祭土尊崇天王。
大夫卿士们环列左右,佩玉铿锵,争相献策,激烈争论。
想起昔日众人奔亡之景,想到我舍弃长逝的悲痛之情。
举行大狩猎时放火焚烧山冈,烈焰熊熊,决不退缩。
感叹义士之伟大无法估量,却有人错误地描绘他们的形象为龙蛇之章。

赏析

这首诗《题介公庙》由宋代诗人张商英所作,通过描绘介子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归国后,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成就霸业的故事,展现了忠诚、牺牲与国家兴盛之间的深刻联系。诗中首先描述了介子推跟随晋文公重耳十九年的艰辛历程,两人共同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危险。在田间乞食、在桑树下谋划,介子推始终坚守着对晋文公的忠诚,不为个人利益所动,预见到天意将助晋文公一臂之力。接着,诗中提到晋文公归国后,介子推却因不愿与之同行,选择携母入山隐居。这一举动体现了介子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自由的追求。然而,当晋文公归来,建立霸业,尊王攘夷时,介子推并未参与其中,而是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诗的后半部分则聚焦于介子推的牺牲精神。在晋文公举行的大蒐礼上,为了保护森林免遭火灾破坏,介子推不惜纵火焚烧山冈,直至烈焰吞噬了自己,其坚定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令人动容。最后,诗人感慨介子推的义举难以估量,不应被误解为寻常之辈,而应被视为真正的英雄。诗中通过介子推的故事,颂扬了忠诚、牺牲与高尚道德的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介子推个人命运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介子推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理想与道德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国家兴盛的贡献与牺牲精神。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