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博
士
承
议
南
归
迁
客
气
平
和
,
磊
落
胸
中
所
得
多
。
白
日
过
从
唯
陆
谞
,
清
宵
梦
想
适
维
摩
。
裴
徊
未
忍
捐
鸡
肋
,
寂
寞
犹
能
顾
雀
罗
。
好
与
乡
人
敦
薄
俗
,
莫
因
哺
啜
负
岷
峨
。
送别
抒情
友情
读书
惜时
写人
译文
迁居南方的人保持着平和的气度,胸中磊落,所得到的见识和经历非常多。
在白天交往的朋友只有陆谞,在夜晚梦想中会遇到适合自己的人(比如维摩),虽然晚上与人相处未必有白天那么多活动,但梦境也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人际交往的方式。
我仍在犹豫不舍离开像鸡肋这样的位置,同时即便处于寂寞孤独中也能看到未来前景如雀罗一般明朗。这句话通过食物“鸡肋”和“雀罗”作比喻,表现了对于某些选择的艰难与复杂情感。
我会积极和乡里人培养一种传统的友好风俗,同时也会尽自己之力不去辜负大自然的馈赠,保护并合理利用家乡的美好环境。这句话也含有作者对于保持传统文化习俗、对环境的热爱与尊重的情感表达。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商英所作的《赠博士承议》。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关切。首联“南归迁客气平和,磊落胸中所得多”表达了诗人归家后心境平和,内心充实,胸襟开阔。次联“白日过从唯陆谞,清宵梦想适维摩”则通过描述白天与陆谞交往,夜晚梦见维摩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及对高洁人格的向往。接着,“裴徊未忍捐鸡肋,寂寞犹能顾雀罗”两句,诗人以“鸡肋”比喻难以抉择的事物,表达在面对选择时的犹豫不决;“雀罗”则象征着孤独与寂寞,表现了诗人即使在孤独中也能坚守自我,顾念他人。最后,“好与乡人敦薄俗,莫因哺啜负岷峨”则寄寓了诗人希望与乡亲们共同弘扬淳朴风俗,切勿因贪图小利而背离高尚道德的深意。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其对社会风气的深刻关注和美好期待。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