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励志
写山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张商英所作的《答平禅师》,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见解。“吐舌耳聋师已晓”,开篇以“吐舌”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禅师在领悟佛法时的奇特表现,而“耳聋”则暗示了禅宗追求内心世界的寂静与超脱,强调了直觉与内在体验的重要性,而非依赖于外在的听闻。“搥胸祇得哭苍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痛苦,通过“搥胸”的动作,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无奈,以及对无法直接传达内心真理的哀叹,体现了禅宗中对于人生苦痛与宇宙真理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盘山会里翻筋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禅宗的修行过程比作在盘山会上翻筋斗,既展现了修行的艰难与曲折,也寓意着在不断的探索与挑战中寻求真理的过程。这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运动,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历练与成长。“到此方知普化颠”,最后两句揭示了全诗的主题,即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体验与思考,诗人最终认识到禅宗中的普化(普遍化、普适性)并非简单的颠倒或混乱,而是超越了表面形式,达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解与领悟。这不仅是对禅宗智慧的赞叹,也是对自身修行过程的反思与总结。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独特的语言和形象化的手法,深入探讨了禅宗思想的核心,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