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宿
民谣
边塞
写山
励志
写民生的战争
田园

译文

造海船,船在海边朴斲雷殷山的地方制造。
大的船可以容纳万斛(一种古代计量单位),小的船则像鹘鸟一样翩翩起舞。
传言说潞县和燕京北地区,木材丰富如空中的波浪翻滚。
近年来这里被提升为北通州,说是背靠着要害之地应该加以控制。
这样一来,使得千山童子被征发去砍伐木材,民间十室中有八九家被掏空。
老人们驾车运输物资,壮年人则手持斧头跟随工匠们。
我期待着他们能够扬帆起航,驶向浩瀚的大海,将来也可以从胶西寨这条路出发。
愿海上的风能助他们一臂之力,使他们能迅速地航行到吴会。
谁想出这样的计策真是疯狂又愚蠢,南北土地的差异如此之大。
北方人擅长骑马作战,而南方人则认为波涛汹涌的江河如同平地一般容易行走。
如果怀疑这不是万全之策的话,那么强迫百姓去做这种事就像是将他们当做鱼和龙来食物一般残忍。
让他们自由地选择航行路线,最终自然会有周郎在赤壁这样的地方来应对。

赏析

这首宋朝周麟之所作的《中原民谣·造海船》描绘了当时大规模造船工程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海边伐木造舰的场景,大船小艇形态各异,犹如海鸟翱翔。诗人提到潞县(今山西长治)一带因造船而木材耗尽,导致民生凋敝,十室九空。老弱者被征调运输木材,壮年男子则挥斧参与建设,期待能借此开辟新的航线,直通吴会(今江苏一带)。然而,诗人质疑这种策略的合理性,指出南北地理和人文差异,北方人擅长骑马,而南方人熟悉水路。他认为这样的计划过于激进,可能会让百姓陷入困境,如同鱼龙被吞噬。他预言,即使船只入海,也难以抵挡像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英勇抵抗。整首诗通过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度役使民力、忽视地域特点的政策的忧虑,具有深刻的现实关怀和历史反思。

周麟之

177首
一说江宁人。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出师
明·张家玉
独整王师陌上游,村庄儿女尽凝眸。请看我亦何曾异,毕竟人间不剃头。
匏瓜诗(其一)
元·魏初
出城十里馀,小小筑园圃。墙颓补青山,月冷杵秋黍。萧然无人来,风叶拥庭户。
丰农亭联
清·李彦章
载酒遍催耕,愿无忘两字丰农,为政先劳原自近;索绹仍合力,正难得一家和气,力田孝弟本同科。
上林县劝农亭联
清·李彦章
地利极膏腴,十万山近绕澄江,今年喜雨足田肥,人和岁稔;边情须体察,三百里亲来行县,到处得兴农课士,问俗观风。
次子勉韵二首(其二)
元·李存
疲马常思捲旆旌,如何处处尚屯兵?为邦喜有汉三杰,习礼惭无鲁两生。虽觉风沙成昼晦,终期河汉向秋明。买牛负耒归乡里,没齿箪瓢亦已荣。
柯谷耕云
明·刘珝
买得柯山百亩云,春风谷口乐耕耘。牵牛人向村前去,扣角声从陇上闻。野鸟祗知催布谷,邻翁不解诵移文。向来方寸多馀地,留与儿孙次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