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衡
山
东
南
倚
盖
卑
,
维
岳
资
柱
石
。
前
当
祝
融
居
,
上
拂
朱
鸟
翮
。
青
冥
结
精
气
,
磅
礴
宣
地
脉
。
还
闻
肤
寸
阴
,
能
致
弥
天
泽
。
写山
山水
赞美
地点
衡山
译文
东南依靠山峦低矮,山岳的根基靠着石柱支撑。
前面是祝融山所居之地,上面则是朱鸟翱翔的羽翼。
青色的天空凝聚着精气,磅礴的气势宣扬着地脉的精华。
我还听说这片小雨之云(因为很小被称为“肤寸阴”),能带来遍及天下的润泽之雨。
赏析
此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的交融,通过对衡山之巍峨雄伟的描述,展现出诗人刘禹锡的崇敬之情。"东南倚盖卑,维岳资柱石",诗人以宏大的视角描绘衡山的轮廓,它如同天然的屋檐,支撑着苍穹;"前当祝融居,上拂朱鸟翮"则是对传说中祝融神祇与朱雀的点缀,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这里的“祝融”指的是火神,传说中的火之精灵,而“朱鸟”即凤凰,象征着祥瑞。"青冥结精气,磅礴宣地脉"一句,诗人通过对山势雄伟与天气相连的描写,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神奇与生命力。"还闻肤寸阴,能致弥天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衡山不仅是外在壮观,更蕴含着深远影响力的感慨。这里的“肤寸阴”指的是微妙的气息,而“弥天泽”则寓意着广泛而深厚的恩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与神话传说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崇高境界的赞美,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
刘禹锡
810首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