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天题材
写景抒情
咏物
宫怨
写花
名花

译文

译文:哪里是春天最美好的地方呢?答案是那些权贵和皇族所居住的深处。
译文:马栏里嘶鸣着的是无价的良马,庭院中盛开着的是著名的奇花。
译文:想要进入宫中为宫人提供食物,必须先让命妇的车子经过薰香处理。
译文:晚上归来常常带着酒,头上的冠冕和车盖任凭有些倾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春贵族生活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日常活动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享受与颂扬。"何处深春好,春深贵戚家。" 开篇即设定了深春季节的背景,并明确指出这种时光适宜于贵族之家,彰显了一种闲适优雅的生活状态。"枥嘶无价马,庭发有名花。" 这两句通过描写马嘶声和庭院中的名贵花卉,进一步强调了贵族生活的奢华与高雅。枥嘶是指马儿在春天发情时的叫声,无价马则代表着最高级别的骑乘;有名花则暗示了园中栽培的花卉珍稀而著名,都是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欲进宫人食,先薰命妇车。" 这两句展示了贵族家庭准备宴席时的繁杂与讲究,"宫人食"指的是宫廷中精心制作的美味佳肴,而"先薰命妇车"则表明在进食之前,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净化或是仪式,以示尊重。"晚归长带酒,冠盖任倾斜。" 最后两句描绘了宴席结束后的安逸景象,主人晚归时携带着美酒,不必拘泥于礼节,甚至可以不戴帽子或冠饰,让头发随意倾泻,这种放松的状态反映出贵族生活中的自由与自在。整首诗通过对深春时节中贵族家庭日常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闲适而奢华的生活画面,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这种美好时光的珍视和享受。

刘禹锡

810首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您喜欢

宫词一百七首(其十一)
明·宁献王
宫花著雨渐应稀,柳絮因风不肯飞。恰似太真春睡重,玉容娇惰不胜衣。
秀华续咏(其二十七)三国夫人
清·黄金石
倾国倾城聚一家,金钱百万助铅华。马嵬一夜淋铃雨,落尽春前姊妹花。
湘潭周家园牡丹(其二)
明·岑徵
旭日晴霞态倍妍,画堂西畔赤栏边。六宫粉黛群相妒,二月芳菲尔占先。锦绣漫劳文士笔,胭脂徒费画工钱。东皇最是相怜秘,异色名香不许传。
满庭芳·咏荷花
元末明初·刘基
杨柳烟销,梨花云散,瑶台别是风光。翠霞深处,谁舞白霓裳?三十六宫向晓,凤绡拥、红粉成行。珠帘外,风翻瑞葆,惊起紫鸳鸯。含情,空怅望,衾寒鄂渚,佩冷潇湘。怨凌波尘袜,不度银.....
子静和易巾韵五用韵答之
元·陈栎
月移梅影上窗纱,恰读新篇对月华。和似鹅黄盈盎酒,清于兔褐半瓯茶。金身丈六莲生座,汗脚尺三霜满靴。选佛选官俱是幻,诗名不朽后人誇。
牡丹诗二十首(其三)
清·丘逢甲
唤回三十六宫春,万种千名色顿新。种遍长安无旧品,果然单父是花神。
酴醾(其一)
宋·滕岑
红紫从渠巧斗新,不妨自著素衣巾。中庭今夜群仙戏,总是广寒宫里人。
琐窗寒
宋·黄廷璹
驻马林塘,还寻旧迹,雨收秋晚。残蕉映牖,强把碧心偷展。记相逢、画堂宴开,乱花影入帘初卷。正小池涨绿,丝纶曾试,事随鸿远。凄断。情何限。料素扇尘深,怨娥碧浅。清宫丽羽,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