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宗
神
武
孝
文
皇
帝
挽
歌
二
首
(
其
二
)
凤
翣
拥
铭
旌
,
威
迟
异
吉
行
。
汉
仪
陈
秘
器
,
楚
挽
咽
繁
声
。
驻
綍
辞
清
庙
,
凝
笳
背
直
城
。
唯
应
留
内
传
,
知
是
向
蓬
瀛
。
悼亡
挽歌
抒情
写景
山水
译文
凤翣(zhuó)围绕着铭旌(旌旗),显示着威严的仪式,不同于平常的行走方式。
汉代礼仪展现了神秘器具,楚地的挽歌声悲切地回荡。
(此处描绘了某人或物)停下祭祀场所前的行列告别庙宇,以及鸣咽的笳声背后直指城墙。
只有留在内廷的传承(指某种礼仪或传统)才能知道,这是向蓬莱仙境(或指其他美好之地)进发的方向。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属于挽歌体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古典色彩和对历史传统的尊崇。“凤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 这两句描绘出一种隆重庄严的场面,“凤翣”通常指代皇帝的车盖,这里用来形容皇后的仪仗队伍。"威迟"则表明这是一种不急不徐、庄重有序的行进方式。“汉仪陈秘器,楚挽咽繁声。” 这两句诗通过对古代礼仪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场面的肃穆与恢弘。"汉仪"指的是汉朝的典章制度,而"楚挽"则是对楚国音乐的提及,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驻綍辞清庙,凝笳背直城。”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停留在清净宫殿之中的情景,"驻綍"意指停留不急,而"凝笳"则是一种专注的状态,与"背直城"相呼应,形成一种深沉而肃穆的氛围。“唯应留内传,知是向蓬瀛。”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某些知识或技艺应保留在内部,不宜外传的观点。"向蓬瀛"指的是古代圣人教化民众的情景,这里可能暗喻着皇帝对文化传承的关怀。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和礼仪制度的引用,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文化自信和尊崇,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事和文化传统的重视。
刘禹锡
810首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