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燕
诗
为
吴
立
斋
司
空
赋
(
其
四
)
乡
饮
燕
合
乐
升
歌
动
缙
绅
,
泮
宫
开
燕
礼
嘉
宾
。
尚
书
谢
政
閒
居
日
,
太
守
兴
贤
化
俗
辰
。
文
物
正
当
明
盛
治
,
典
型
重
见
老
成
人
。
肩
舆
十
里
虹
桥
晚
,
无
限
青
云
拥
后
尘
。
赞美
写景
抒怀
地点
祝贺
祝愿
译文
音乐响起,歌声悠扬,让官员们感到愉悦,泮宫的宴席上,礼待着尊贵的宾客。
尚书辞去政务,闲居的日子里,太守推行教化,倡导良好的风俗习惯。
在文物鼎盛的时期,那些老成持重的人再次展现出他们的典范。
乘坐肩舆经过十里长的虹桥,在晚霞的映照下,许多人聚集在你的身后,似乎都在仰望着你的身影。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四燕诗为吴立斋司空赋(其四)乡饮燕》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庄重的宴会场景。"合乐升歌动缙绅",展现了音乐和歌声在士大夫阶层中回荡,气氛热烈。"泮宫开燕礼嘉宾",点明了在学府里举行宴会,以礼待四方宾客。"尚书谢政閒居日",暗示了官员在卸任之后的闲暇时光,更显宴请的尊贵。"太守兴贤化俗辰",强调了地方长官在此时倡导贤良之风,以教化百姓。"文物正当明盛治",赞美了国家政治清明,文化繁荣。"典型重见老成人",则寓含了对德高望重的长者的敬仰,以及对传统美德的推崇。最后一句"肩舆十里虹桥晚,无限青云拥后尘",通过描绘太守出行的盛大场面,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期待,仿佛他的威仪如青云般高洁,身后跟随的官员和民众如同云雾簇拥,寓意仕途前景广阔。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宴会为载体,既展示了社会的和谐与繁荣,也体现了对官员德行和治世理念的赞美。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琅琊山六题(其三)石屏路
宋·欧阳修
石屏自倚浮云外,石路久无人迹行。我来携酒醉其下,卧看千峰秋月明。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