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辰
九
月
五
日
迎
司
马
兰
亭
过
蔡
廷
章
宿
(
其
一
)
岸
侧
野
花
香
拂
棹
,
竹
间
细
水
暗
通
船
。
尘
中
已
觉
俱
成
梦
,
幽
处
真
疑
别
有
天
。
红
敛
江
村
寒
映
日
,
翠
浮
沙
市
晚
生
烟
。
平
生
不
为
耽
幽
兴
,
容
易
那
能
到
辋
川
。
写景
山水
咏物
怀古
抒情
佳节
秋天写景
山水田园
竹子咏物
抒发幽情
秋节佳节
译文
岸边野花的香气轻轻拂过船桨,竹林间细小的水流悄悄地引导着船只前行。
尘世中的人已经觉得一切如梦,而幽静的地方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红色的花朵映照在寒冷的江村上,翠绿的景色在沙市傍晚升起缥缈的烟雾。
平生不常沉溺于寻幽探胜的雅兴,但为何能来到辋川这样的地方呢?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甲辰九月五日迎司马兰亭过蔡廷章宿(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岸侧野花香拂棹”,通过“香拂棹”形象地写出岸边野花香气随风飘荡,轻轻拂过船桨,营造出一种清新的自然氛围。次句“竹间细水暗通船”,则描绘了竹林深处,流水潺潺,虽无声却能引导船只前行,显得静谧而神秘。第三句“尘中已觉俱成梦”,诗人感叹世事如梦,尘世的纷扰在这样的幽静环境中显得虚幻。第四句“幽处真疑别有天”,进一步强调身处此地仿佛进入了另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给人以心灵上的净化和升华。下联“红敛江村寒映日”描绘夕阳西下时,村庄的红色屋顶收敛光芒,与寒冷的江面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冷寂之美。“翠浮沙市晚生烟”则写夜晚来临,沙市的绿色朦胧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一份梦幻般的色彩。最后一句“平生不为耽幽兴,容易那能到辋川”,诗人感慨自己一生虽然喜好幽静,但能如此轻易地来到这如辋川般美丽的山水之间,实属难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超凡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