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溪
把
钓
曲
满
溪
春
水
绿
可
怜
,
桃
花
如
云
红
上
天
。
远
山
倒
浸
碧
波
底
,
一
堆
春
烟
钓
不
起
。
人
目
在
鱼
鱼
目
丝
,
人
心
动
静
鱼
先
知
。
竹
竿
袅
袅
尾
泼
泼
,
翠
荇
一
涡
沧
海
阔
。
写景
山水
春天
写水
咏物
桃花
场景
写景
山水田园
春日
水景
桃花
译文
第一句“满溪春水绿可怜,桃花如云红上天。”可以翻译为:满溪的春水碧绿可爱,桃花盛开如云朵般红艳,仿佛飘上了天际。
第二句“远山倒浸碧波底,一堆春烟钓不起。”可以解释为:远处的山影倒映在碧绿的波涛之中,一缕春烟缭绕在湖面上,却无法钓起任何东西。
第三句“人目在鱼鱼目丝,人心动静鱼先知。”可以理解为:当人眼与鱼眼对视时,鱼的眼中仿佛有丝线相连,能够察觉到人心动的微妙变化。
第四句“竹竿袅袅尾泼泼,翠荇一涡沧海阔。”可以解释为:手持竹竿的垂钓者在水边轻轻挥动,鱼儿尾部的涟漪激起,翠绿的荇菜在水中荡漾,仿佛在一片广阔的沧海中泛起了一个漩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溪边垂钓图。"满溪春水绿可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溪水的清澈与生机,"绿"字形象地传达出春水的盎然活力。"桃花如云红上天",则通过比喻,将盛开的桃花比作红云,展现了春天的绚烂色彩和繁花似锦的景象。"远山倒浸碧波底,一堆春烟钓不起",写远山倒映在碧波之中,如同烟雾般朦胧,而垂钓者似乎连这美景也无法吸引,更显其心境的宁静。"人目在鱼鱼目丝,人心动静鱼先知",这两句富有哲理,暗示钓鱼不仅是对自然的欣赏,也是对内心静谧的追求,人与鱼之间仿佛能心意相通。最后两句"竹竿袅袅尾泼泼,翠荇一涡沧海阔",描绘了垂钓者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竹竿轻轻摆动,鱼儿跃动,翠绿的荇菜在水中形成漩涡,犹如大海般的广阔,给人以深远的遐想。整体来看,这首《春溪把钓曲》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寓含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展现出清代文人墨客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孙原湘
782首
孙原湘(1760~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春日
清·卢德仪
绣包无事且徘徊,庭院沈沈长绿苔。一桁垂帘春昼永,桃花如雪燕飞来。
花发沁园春
宋·王诜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桃腮杏.....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