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粉
墙
头
青
粉
墙
头
碧
玉
檐
,
柳
条
金
嫩
罩
纤
纤
。
似
无
人
在
空
飞
絮
,
疑
有
风
来
忽
卷
帘
。
清
脆
铃
声
兼
语
细
,
模
糊
花
气
杂
香
甜
。
情
深
那
用
多
相
见
,
犹
恐
金
堂
未
免
嫌
。
写景
春景
咏物
柳条
怀情
情深
抒情
情景交融
译文
青粉装饰的墙头有碧玉般的屋檐,柳条细嫩金黄,覆盖着纤细的枝头。
空中似乎无人,只有飞絮在飘荡,又疑有风来,忽然吹起了帘子。
清脆的铃声伴随着细语,模糊的花香中夹杂着甜香。
情感深厚并不需要多次相见,但我还是担心金碧辉煌的殿堂会对我有所嫌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春日景象。"青粉墙头碧玉檐",以青粉和碧玉为色彩,形象地刻画了墙面和屋檐的精致与雅致。"柳条金嫩罩纤纤",柳树的新叶如金,轻轻覆盖着墙头,显出春意盎然,柳絮飘飞的轻盈之态。"似无人在空飞絮,疑有风来忽卷帘",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仿佛只有柳絮飘飞,似乎没有人迹,但又似乎微风吹过,带动了帘幕的轻轻摇曳,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清脆铃声兼语细,模糊花气杂香甜",此处可能是想象中的情景,清脆的铃声与低语交织,花香与甜蜜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朦胧的氛围。最后两句"情深那用多相见,犹恐金堂未免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深深喜爱,即使情深,也不愿过多打扰,担心自己的情感过于热烈,会让人觉得唐突或不适当,流露出一种含蓄而内敛的情感表达。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私家园林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对情感的微妙把握。
孙原湘
782首
孙原湘(1760~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猜您喜欢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归辋川作
唐·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次筠轩诗韵
元·马臻
幽轩列万竹,惬此冲澹襟。乃知心迹远,不在山林深。客散动秋影,鹤归分夕阴。至乐寓言外,任鼓昭文琴。
南歌子·咏所见
清·董俞
嫩绿含烟舞,妖红映水明。珠宫宝幕胜层城。蓦地绛云深处,遇娉婷。绣带鸳鸯暖,罗裙蛱蝶轻。红儿为字雪儿名。偷看桃花扇底,最关情。
代董秀才却扇
唐·李商隐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题赵希文所藏王孟仁小景
明·顾清
柳丝如烟散晴风,小桃野树交青红。芳洲细草何丰茸,绿波远与青天同。遥山西入空濛中,扁舟兀坐谁氏翁。物色似是天随公,惊麇骇鹿不可踪。此日此意殊从容,自从挟书朝帝宫。十年梦寐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