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
西
写景
山水
抒情
写海
夏天
人世感慨
气势宏大
中登楼观景

译文

我抖擞精神登上百尺高楼,天边的风声涌动,显得格外雄壮。
天光与海色相交融,一片青苍,仿佛天地间只有这一片苍茫。
此时正是太阳初升的时刻,红霞映照在扶桑之上,显得格外壮丽。
阳光照耀着各处岛屿,波涛上岛屿起伏争高。
浮云从西方涌来,如同万马奔腾在洪涛之中。
这气势如五岳般雄伟,仿佛天地都要为之动摇。
人在高楼之中坐着,仿佛被波涛之势牵引着旋转。
白日像要沉入海中,青春却如上天的步伐般渐行渐远。
我心念起应当乘风而去,极目远望,直到八荒九埏的尽头。
当我回头再看人世间,一切都如同一缕秋烟般微小。

赏析

这首诗名为《澄海楼望海》,是清代诗人孙原湘的作品。诗人站在百尺高楼上,感受到强烈的天风,如同波涛汹涌。他描绘了壮丽的海景,日出时赤霞映照在扶桑之上,照亮了周围的岛屿,波浪起伏,仿佛在争斗高低。浮云疾驰而来,如同万马奔腾,气势磅礴,连五岳也为之动容,天地为之摇曳。身处高楼,诗人感觉自己仿佛随波逐流,日月倒置,青春与白日似乎可以跨越天地。他心生豪情,渴望乘风而去,探索无垠的八荒之地。然而,当他回首人间,看到的只是一点点如秋烟般的渺小,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超脱尘世的感慨。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寓含深沉的人生哲理。

孙原湘

782首
孙原湘(1760~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泊云安下大风骤雨作柏梁体一篇
宋·邵博
晴空赤日飞丹霞,扁舟春热汗且呀。寒温之候无乃差,朝犹挟纩莫著纱。祝融暴横势莫加,骤将炎赫移韶华。东皇游冶穷豪奢,未终节序还其家。忽惊猛吹扬白沙,烟云四起相邀遮。空中轣辘鸣.....
江南好·寄海升六弟
清·张秀端
长相忆,三楚旧游时。一舸倚蓬看碧岫,双柑携酒听黄鹂。绕膝共娱嬉。
昼长
明末清初·屈大均
昼长人事外,琴静一溪风。亲客劳蛛子,宜男得鹿葱。柳疏烟易度,花密月难通。不奈流莺好,声声绿酒中。
夏日题桐庐杨明府纳凉山斋
唐·皎然
陶家无炎暑,自有林中峰。席上落山影,桐梢回水容。放怀凉风至,缓步清阴重。何事亲堆案,犹多高世踪。
鹧鸪天五首(其三)
清·李慈铭
夏里山阴总是秋,清凉五月足勾留。乱蝉古木多藏寺,曲水修篁半结楼。村落静,野塘幽,藕花多处便停舟。披衿别人风前思,闲向桑阴看饲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