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食
谩
兴
书
所
见
二
首
(
其
二
)
三
月
三
日
雨
初
晴
,
清
旦
梳
头
坐
草
亭
。
一
陂
草
色
为
谁
绿
?
千
树
柳
条
无
赖
青
。
忧
患
未
平
心
耿
耿
,
衰
迟
那
遣
鬓
星
星
。
林
鸠
底
事
频
呼
妇
,
强
聒
春
愁
苦
厌
听
。
写景
春天
柳树
抒情
忧民
动物
林鸠
节气
寒食节
场景
草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日雨后初晴的景象时的复杂心情。首句“三月三日雨初晴”,点明时间与天气变化,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清旦梳头坐草亭”一句,通过诗人的日常活动,展现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一陂草色为谁绿?”一句,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思。接下来,“千树柳条无赖青”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以生命力,同时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勃勃。“忧患未平心耿耿,衰迟那遣鬓星星”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忧患未除,心绪难平,年华老去,白发渐生,这种人生百态的描绘,让人感同身受。最后,“林鸠底事频呼妇,强聒春愁苦厌听”以林鸠频繁呼唤配偶的情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烦闷与厌倦。林鸠的叫声似乎成了诗人春愁的催化剂,加重了他内心的不悦。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元代文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诗中既有对美好春光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丰富,引人深思。
吕诚
165首
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猜您喜欢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唐·马怀素
綵仗雕舆俯碧浔,行春御气发皇心。摇风细柳萦驰道,映日轻花出禁林。遍野园亭开帟幕,连堤草树狎衣簪。谬参西掖沾尧酒,愿沐南薰解舜琴。
春夜对月
清·朱令昭
柳际微茫月,神伤忆往年。玉人临绮席,琼管和冰弦。今夕空庭里,清光寒食前。子规鸣不歇,坐尽博山烟。
宜亭新柳(其一)
清·钱载
宜春亭子面湖西,城上山光扫黛齐。飞翠恰沾东角柳,笼阴浑带北门堤。淡烟染杂浓浓露,双燕穿陪如梦难寻巷与坊,旧游半系故人肠。驱车欲去惊寒食,走马归来已夕阳。镜照未尝眉皱敛,泥.....
满江红·立夏前一日借坡公韵
宋·洪迈
雨涩风悭,双溪閟、几曾洋溢。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燕舞倦,莺吟毕。春肯住,才明日。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
席上
明·蒋主孝
高阁霭馀晖,双双燕子飞。酒斟青玉案,歌唱白铜鞮。眠柳惊春梦,流莺破晓迷。缠头双锦段,争买醉如泥。
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
隋末唐初·李世民
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