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节
写景
抒情
节气
立秋
动物
大雁
情感

译文

译文:白帝驾着金色的车驾,乘风从紫微宫而下。
译文:只有宣扬道德和恩泽(像湛湛露水一般)才是正道,这些都可以使人屏退那过分的、热灼的光芒(比如灾难等)。
译文:突然间被惊动,只见青梧(一种树名)的叶子飘落,预示着即将有红色的雁群飞翔。
译文:何必再去吟咏那“团扇”(象征冷落的物事),因为您的恩宠与眷顾,比那更为稀少珍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自然的韵律。首先,“白帝严金驾,乘风下紫微”,开篇以“白帝”象征秋季的来临,形象地描绘出秋季的庄严与肃穆。白帝驾驭着金色的车驾,乘着清风从紫微星宫降临人间,既展现了秋季的神秘与威严,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更替与轮回。接着,“德惟宣湛露,令即屏炎辉”,进一步阐述了秋季的特点——雨水增多,天气转凉,炎夏的炽热逐渐消退。这里的“德”指自然界的恩泽,通过“湛露”(清澈的露水)来体现,而“令”则指季节的更迭,通过“屏炎辉”(遮蔽了夏日的光芒)来表现。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蕴含了对秋季带来凉爽与宁静的美好期待。“乍惊青梧落,将催赤雁飞”,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季的典型景象:梧桐叶开始飘落,大雁即将南迁。梧桐落叶是秋天到来的标志,而大雁南飞则是自然界中的一幅壮丽画卷,象征着生命的迁移与季节的变换。最后,“何须赋团扇,恩顾似君稀”,以团扇为喻,表达了对秋季独特魅力的赞美。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用团扇驱暑,而在秋季,自然界的恩赐(如凉爽的天气、丰富的收获)却显得更为珍贵和难得,如同对某些人的特别关怀一样稀少。这句诗既是对秋季美好景色的感慨,也是对生活中那些不易察觉但极为重要的事物的提醒。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季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智慧的洞察。

周洁

9首
家江东城南胭脂巷中。年十四,归应天府判张鸣凤。张罢官,携归临桂数年后,诒书省父,寄诗一册,名《云巢诗》,金陵人竞传写之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子初全溪作
唐·李商隐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