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怀古
情感
秋节
怀物
隐居
哲理
送别
边塞
咏物
高士

译文

四季更迭,闲适自如,功成之后应知退隐。这个道理,君侯您和我的心意相通。
在幽静的亭子里高卧,眼见画堂上金碧辉煌的景象也觉得冷漠。这些华丽的装饰,都交付给了那些年轻人去享受。
在军帐中筹划边疆之事,身着锦绣鞍辔的将领们高歌胜利。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中,他们的梦想如江海般广阔无垠。
巨大的画作高挂在墙壁上,而我则选择隐居生活,享受着松树下的清闲。那些懂得享受清闲生活的人称赞我为胜者,并邀请我参加朝廷的中书任命仪式。

赏析

这首元代王恽的《感皇恩》描绘了四季更替中的闲适生活和功成身退的心境。"节序四时闲"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自然观察,而"功成还退"则体现了作者对于仕途得失的淡然态度。"幽亭高卧,眼冷画堂金翠",通过描绘在静谧的幽亭中安逸地躺卧,对华丽的宫廷生活保持超然,显示出作者的超脱与淡泊。"越装都付与、诸郎辈"暗指将过去的官场琐事交付给他人,自己选择归隐,享受清闲。接下来的"虎帐筹边,锦鞯歌凯",则回忆起曾经的军旅生涯和胜利的歌声,但已转化为梦境,反映出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惨淡风云梦江海"表达的是对动荡时局的忧虑,以及希望能像江海一般自由自在。"大绍挂壁,小隐一枝松盖"借松树隐喻自己的高尚情操,即使在小隐处也能保持清高。最后,"清闲人道胜、中书拜"点明主题,强调清闲的生活方式比官场的繁忙更能体现人生的真谛。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闲适的笔触,展现了作者从政到隐退的心路历程,以及对清静无为、超脱世俗的追求。

王恽

456首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拟古赠友人别
明·刘崧
上山采兰苕,下山采杜蘅。采之何所为,将以遗远行。君行日以远,欢会日以浅。乡心一千里,日逐车轮转。石林夏气清,憩马到江干。杂佩粲琼玖,长祛峨弁冠。驱驰道旁子,赪颜触烦热。永.....
寄友人作
元·陈宜甫
年壮共嗟吾与君,苦愁诗思乱纷纷。边城古路开残雪,夜月孤鸿叫断云。天远望乡怀渺渺,岁穷流水叹沄沄。眠醒独更堪清冷,烟陇空寒山笛闻。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和严谏议萧山庙十韵
唐·吴融
泽国瞻遗庙,云韶仰旧名。一隅连障影,千仞落泉声。老狖寻危栋,秋蛇束画楹。路长资税驾,岁俭绝丰盛。默默虽难测,昭昭本至平。岂知迁去客,自有复来兵。美舜歌徒作,欺尧犬正狞。近.....
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
宋·范仲淹
南阳风俗常苦耕,太守忧民敢不诚。今秋与冬数月旱,二麦无望愁编氓。龙遁云藏不肯起,荒祠巫鼓徒轰轰。昨宵天意骤回复,繁阴一布飘寒英。裁成片片尽六出,化工造物何其精。散乱狂飞若.....
雁南飞
宋末元初·戴表元
雁南飞,飞且鸣,我不爱尔绝汉排云之健翼,爱尔秋来意气各有适。江湖万里同风声,风声万里秋萧索,山乡田荒水乡薄。不应专为稻粱来,得饱自住今亦乐。群飞嘹唳奈尔何,青天茫茫无网罗.....
送友赋得玉钩斜
明·张绅
右屯将军猛如虎,十二离宫罢歌舞。宫中佳丽三千人,半作玉钩斜上土。秋风萧萧秋雨寒,翠襦零落金钿残。岂知后来好事者,重构华亭宿草间。亭前往来车马集,鱼龙烂熳无人识。闲街屈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