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

怀
怀古
抒情
友情
读书
悼亡
写景
写山
感慨
秋节
离别

译文

在林下解下马鞍,轻轻振落一身尘埃,在酒樽前感到心情豁然开朗。
虽然白发已满头,但心中的事情仍然牵挂。眼前的青山依旧,仿佛看到了故人的身影。
风流的举止自然会被高洁的人所认识,他们的感慨之深,就像对漂母的哀思一样。
读尽深情的诗句后,情感转为萧瑟爽朗。清吟的诗篇,似乎没有达到伯伦台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恽所作,名为《山阳偶与大继长相遇自辛亥年相别至今廿八年矣追念畴昔作诗为赠》。诗中描绘了诗人与老友重逢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解鞍林下振清埃”,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林间相遇的情景,解去鞍马的束缚,抖落尘埃,显得轻松自在。接着“怀抱樽前得好开”,写出了两人在酒樽前畅谈的愉悦场景,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白发满头心事在,青山当眼故人来”两句,通过描写满头白发和青山映入眼帘的画面,既表现了岁月的流逝,也暗示了老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虽已年迈,但心中仍怀有未了之事,而青山则象征着老友间的永恒友谊。“风流自有高贤识,感慨还深漂母哀”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高贤识指的是真正懂得欣赏和理解友情的人,漂母哀则是引用典故,比喻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最后,“读尽深香转萧爽,清吟不到伯伦台”两句,以“深香”形容友情的深厚,用“萧爽”描绘秋日的清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清吟不到伯伦台”可能暗含对友人或自己未能达到某种理想境界的感慨,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韵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老友重逢的场景描绘,以及对友情、时光和理想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王恽

456首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