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写景
山水
赞美
怀乡
抒情
山水之雨后景
山景
赞美
思乡之情感
怀古之抒情

译文

第一句“万岭千崖紫翠团,山城过雨一番看”描述的是:无数山岭和陡峭的崖壁被紫翠的颜色所环绕,雨过天晴之后的山城更是别有一番景象。
第二句“断云面面屏风叠,残照棱棱剑脊攒”的意思是:一片片断开的云层如同屏风般堆叠在一起,残存的阳光照在尖锐的、犹如剑脊一般山脊上。
第三句“华岳三峰晴戴雪,草堂六月昼生寒”描绘的是:在晴朗的日子里,华岳的三个主峰上仍然被白雪覆盖,即使是在六月炎热的天气中,草堂内也会让人感到寒意。
最后一句“兴来便欲扶筇去,无限归心此际宽”的译文是:一旦兴起,我便想拿起竹杖离开此地,此刻的归心无限宽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时,远眺终南山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峦、云彩、阳光、雪峰等自然元素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首联“万岭千崖紫翠团,山城过雨一番看”,开篇即展现了一幅雨后山城的清新画面。万座山岭、千道崖壁在雨后的洗礼下,呈现出一片紫绿交织的色彩,仿佛大自然的调色盘被轻轻搅拌,色彩斑斓而和谐。山城在雨后显得格外宁静,给人一种洗尽铅华、回归本真的感觉。颔联“断云面面屏风叠,残照棱棱剑脊攒”,进一步描绘了雨后云雾缭绕的山景。断续的云朵如同层层叠叠的屏风,遮掩着山峦的轮廓,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之美。而夕阳的余晖则像锋利的剑脊,穿透云层,洒在山峰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日落时分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颈联“华岳三峰晴戴雪,草堂六月昼生寒”,将视线转向更为遥远的华山,三座山峰在晴空下覆盖着皑皑白雪,即便是在炎热的六月,也能感受到一丝凉意。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对比,突出了终南山的高峻与寒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尾联“兴来便欲扶筇去,无限归心此际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向往。在欣赏完这番美景之后,他不禁想要踏上旅程,亲自去体验和探索这些自然奇观。这里的“归心”不仅指归隐之意,更蕴含着对自由与自然的渴望,以及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纯净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终南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向往。

殷奎

278首
一字孝伯。少从杨维桢习《春秋》。博学精审,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阳教谕。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门人私谥文懿先生。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集》、《陕西图经》、《关中名胜集》、《昆山志》、《咸阳志》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