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访
哲理
写物外访玄谈
感悟
劝勉

译文

随时都可以运用(某种道理或智慧),领悟到之后也无需感到羞愧。前三句和后三句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虽然内心想将重要的道理告知于人,但我尚未完全把握其中的奥妙,不敢轻易言传。我会谨慎保护自己的天性,同时鼓励他人醒悟如银蚕般坚持不懈地修炼。
想要得到更高的境界和更深的理解,需要到物外去寻找玄妙的谈说。认清并保持一种不增不减的境界和心态。

赏析

这首元代马钰的《西江月》短小精悍,寓言式地表达了作者的哲理思考。首句“运用无时不可”暗示了世间万物皆可为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接着,“悟来有甚羞惭”则揭示出认识到真理后的坦然,即使曾经无知,也不应感到羞愧。“前三三与后三三”可能是指事物循环往复,前后相接,暗含着世间规律的生生不息。然而,“欲漏天机未敢”又表明作者敬畏自然法则,不敢轻易泄露或破坏。“顾我完全玉性”表达的是作者自身的纯净和高洁,如同美玉一般无暇。“劝人省悟银蚕”则以银蚕作比,鼓励人们要有如蚕吐丝般不断学习和提升,追求智慧。最后两句“好归物外访玄谈。认个不增不减”,点明了作者向往超脱世俗,追求超越物质的哲学对话,主张事物的本质是不变的,即“不增不减”。整体来看,这首词寓教于乐,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引导读者体悟到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道理。

猜您喜欢

赠马专城卧仙
明·成鹫
世人相见贵揖让,山僧不识背与向。城市纷纷事迎送,山僧不识轻与重。沉埋日久无道力,出门每被尊官斥。朝辞穗石不转头,暮宿莲峰未煖席。晨钟催起懒披衣,门外传呼来贵客。轻裘缓带光.....
劝农口号十首(其七)
宋·许及之
七劝农家趁雨时,陂塘蓄水是便宜。众人殖利还他殖,自饱须知别个饥。
戏书欧公答梅圣俞莫饮酒诗后即效其体
清·范当世
莫谈道,谈道能令诗不好。君诗谈道甘如饴,我甚味之无由嗤。惟其言语既诙谐,难复瞻顾如彼时。君不见李白猖狂不自疑,语语金丹绿玉卮,临路悲歌怀仲尼。君于其诞或笑之,无怪不能为其.....
卜居
清·曾灿垣
野老蜗牛舍,渔翁梭子船。各自不相易,同寄一山川。倏鱼喜浮阳,往往为饵牵。当其胠泥沙,岂不愿深渊。人生各有营,阅途纷万千。苟欲宅其身,岂不在圣贤。世人尚眉睫,小喜快当前。朝.....
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唐·李隆基
眷言思共理,鉴梦想维良。猗欤此推择,声绩著周行。贤能既俟进,黎献实伫康。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讲学试诵论,阡陌劝耕桑。虚誉不可饰,清知不可忘。求名迹易见,安贞德自彰。讼.....
省心吟(其二)
清·赵湛
博陆倾汉册,伟绩方伊周。不学慕厚势,帷闼生愆尤。岂有厮养儿,束发皆封侯。台光一夕沈,楼观成榛丘。今古理不远,慎以道自谋。
奉檄往哭象山复会葬及归自金溪留宿本县仙乐观归而作是诗(其二)
宋·杨简
道士清晨喜告余,昨朝膏露降濡濡。夜来舆从留山观,此瑞端呈邑大夫。我闻之言半疑信,踏破晓光上孤峻。巍然古殿汉天师,水绕丹炉叶明润。旁观复折取以前,连日祥应讵偶然。我亦尝审甘.....
送麻正郎督饷辽东时辽东大饥
明·林大春
天意何荼毒,东人万骨枯。君今出门去,残兵应待哺。欲从东海籴,翘首隔天吴。关门路一线,谁能飞万刍。泉府良苦竭,江南亦荒芜。主上眷东顾,治赋属吾儒。嗟彼沟中瘠,饥溺予之辜。谋.....